2018年2月5日上午,北海市文化遗产保护业务骨干培训班第二期讲学活动“古陶瓷鉴定与研究”如期在北海市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
此次讲学活动由北海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北海市文物局承办,讲课老师为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廖国一。前来听课的人员有北海市文物局、合浦县文物管理局、合浦县申遗中心等单位业务骨干以及古陶瓷爱好者30多人。北海市文物局局长廖元恬、副局长蔡安珍共同参加了此次讲学活动。
廖国一教授授课
讲学活动由廖元恬局长主持,开场作简单介绍后,廖国一教授正式开始讲课。廖国一教授首先大体梳理了我国自新石器时代至今悠久的陶瓷历史、适用范围及其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然后着重介绍了古陶瓷传世品和出土品特征的鉴定,包括光泽、历史残破感、自然摩擦痕迹、氧化层、裂纹以及底足、釉层、土沁、土(水)锈等,还有官窑与民窑区别。并提到仿品(赝品)作旧的方法,如去光、作土锈、酸泡、故意伤残等,告诫大家“夜不观古”。最后,廖教授总结了瓷器鉴定的主要内容有:辨真伪、断代、断价值等,其中还可以包括鉴定产地、工艺和款识等。
讲学活动现场
廖教授理论结合实践,讲学过程中现场展示他多年来所收藏的古陶瓷器(片)以加深大家对古陶瓷的印象和了解。2个小时理论知识后,他专门安排半个小时让大家现场观看、触摸、研究、鉴别他所收藏的古陶瓷器(片),包括新石器时代陶片,战国陶片,汉代陶罐残片,南北朝青瓷壶,唐代饼足碗,宋代影青瓷、永福窑址瓷器以及明清青花器、五彩瓷等。
廖教授以实物进行讲解教学
最后廖元恬局长作总结发言:非常感谢廖教授的精彩讲课,廖教授通过鉴定实例、心得、经验,向我们展示了古今真、仿品的区别及鉴定方法。相信通过廖教授的讲课,可有效地提高我们的“眼力”,对提高学员及北海地区文玩收藏爱好者的鉴定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