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宗性法师就僧伽教育、居士教育、机锋辨禅与讲经交流会的异同等方面进行交流
专访现场
编者按:少林问禅之机锋辨禅自2006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九年。2014年8月17日至18日,第九届少林问禅之“机锋·辨·禅”如期在河南登封少林寺举行。这次特别荣幸邀请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宗性法师担任本届辨禅复赛、决赛的评委,并对参加辨禅的辩手们进行了点评。在辨禅活动结束后,本站记者采访了宗性法师。在采访过程中,宗性法师就“僧伽教育”、“居士教育”、“机锋辨禅与讲经交流会的异同”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佛教在线:这些年来,您一直工作在僧伽教育的第一线、最前沿。现在是末法时代,众生难度,而且大家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障碍也因此非常地多。我们佛学院应该如何根据现在社会的需求,培养出相应的僧才?
宗性法师:僧才的培养,从佛教一开始就成立了。佛陀涅槃以后,在印度就有这个传统。比如著名的那烂陀寺,是印度僧团当时的最高学府。佛教在印度也好,在中国也好,它的传承和传播,第一重要的就是人才。有了人才,一切的事业的推动才能够落到实处。人才从哪儿来?
自古以来,虽然都在做人才培养,但是方式不一样。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早期的翻译经典的译场,就是一个很好的培养人才的形式。比如说从西域来的法师,他可能只是会梵文,会西域的文字,那么他怎么样把他熟悉的经典翻译成中国的文字?所以你看,一个译场里面除了主译的人外,还有好多正译的、润色的、校录的等等一大批人。实际上这些人参与经典的翻译,就是对经典的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他必须把这个经典学习理解透了,才能够参与译场的翻译工作。所以早期译场实际上就是一个培养佛教人才的教育机构。
到了后期,禅宗丛林兴起以后,丛林就是一个教育机构。它分寮口,不同的寮口职责不一样。每个人在不同的寮口,就是学习某一方面寺庙里的专门技能和本事。比如在客堂,他可能要学会一些应对、接待、包括礼仪。因此,他就会学到这样一些处世的智慧。如果他是去大寮里面,大寮是一些干苦力的,那他在心性上就会得到磨炼。如果他去禅堂里面,从法身慧命的启发上,他又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所以过去禅宗丛林里的不同寮口,实际上就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社会大学里面不同的学院。那么老师是谁呢?就是不同的寮口的执事。所以过去丛林里面,新去受戒的出家众,受完戒以后有一个专业的词叫驻堂。驻堂是什么?就是留下来学习,不是到处跑。《律藏》里面说“五年学戒,十年不离依止”,实际上就告诉你,刚出家基础不够,你得依止师父,得学习。过去丛林里面为了让这些人明白这个道理,编了一些顺口溜,比如“受戒不入堂,犹如赶一回场”。后来又讲,你光在这个地方集中学习还不行,还得要到其他地方去学,所以又再补一句 “受戒不参方,犹如菩萨没开光”。丛林过去每年两次请辞和请职,就是把戒子在不同的寮口之间进行调动。这个就要看大和尚和班首师父的手眼。他觉得你在这个寮口历练得差不多就会把你调到另外一个寮口。如果你在丛林里驻堂十年八年,每一个寮口都历练过了,出去后到任何地方都能撑持一方,人才就出来了。
过去的这些形式,随着近现代化社会的变革,好象已不太适应今天佛教的发展,但是我觉得这个精神要去领会。因此,我们近现代兴起了一种以学院式的教育来培养僧才的方式。从清末开始,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了。根据文献资料,大概在1905年前后就开始了这种以现代学堂、学院的方式培养僧才的教育。这些教育为我们今天一百多年佛教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今天在支撑持道场、支撑局面的大部分人都是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出来的。
但是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也会有局限。我常常倡导大家,应该对这一百年的僧教育进行思考、总结。僧教育的提高,会涉及到体制问题、教师队伍的稳定问题、生源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包括学僧从学校毕业以后,如何发挥作用等等。但是我觉得最重要还是教育观念树立的问题,我感觉这一百多年僧教育的观念,在跟外部接轨的角度和格局还不太适应时代的发展。学校的教育课程设置很重要,市场决定需求。首先要去考察市场的需求,顺着需求去做这个方向的贸易,你就能成功。比如现在是夏天,很明显是卖风扇、卖空调的时候,结果你去卖棉袄,那肯定就不行。佛法也是,今天这个时代和社会需求什么?
佛教在线:您觉得这个时代现在最需求什么?
宗性法师:我觉得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世界的通病就是物质快速发达,但是我们内心的成长没有跟上,而这就是佛法要为全社会、全人类提供的东西。但不同的人,内心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年龄不同,需求不一样。社会阶层不同,需求不一样。因此我们在学校里面培养人才,课程的设置一定要具有综合性。我常常跟各位开玩笑讲,我们弘法,不是只开专卖店,要开超市,你不能说我只卖这个,你听得进去就听,听不进去就算了,这不是佛法。菩萨道的精神说,舍一个众生都不是佛法,因此你那儿必须是超市。就是他需求什么,你都可以提供什么,这样才可以。
因此弘法的法师一定是要有具备这样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培养人的课程设置上,观念上要打开,要有大格局,要有大眼光。我曾经提过“四统一”:内外要统一,古今要统一,中外要统一,学修要统一。
所谓内外统一,内典就是佛法,外典就是其他所有的世间学问,包括其他宗教。我们过去受“三皈依”的时候,“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有了这么一个观点,我刚上佛学院的时候就想,既然那些都是外道的,那学它干嘛?非佛书不读,买书也是,只要看到那个书跟佛教没关系,不买它。今天想起来,吃了很多亏,别人要找你了解学习,问的东西太多了。可是你没有了解,还有你要去跟别人讲,让别人明白这些东西。你说是一回事,你怎么让别人懂还是另外一回事,你不能自说自话,你要把你的思想、观念、主张用他的知识结构里面那些语言体系去表达,他才能够走进来,这才是弘法的效果。而不是说反正我讲了,你听得懂听不懂那是你自己的事,那可不成。基于这样一个原则,那你就要了解他,他的语言体系是什么。比如今天来了一个搞量子力学的,你用什么跟他对话,你怎么让他对佛法升起信心。如果一会儿来了一个搞医学的,你又怎么办?再隔一会儿,又来了一个搞心理学的,再有一个是搞哲学的,你又怎么办?
所以今天当一个弘法称职、合格的僧才太难了,你需要一个庞大的知识量、综合的修养。但是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阶段就要有内外统一的意识,就是不仅学内典,外典也得要学习。所以我讲,佛法讲的三皈依里面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皈依天魔外道,不皈依外道典籍,不皈依外道邪众,并不是让你不了解它,而是了解完了以后,不受它的影响,一切的东西都为我所用,但是最后你改变不了我,这个才显出佛法伟大。你为了怕受影响,不去了解,不显得太自闭吗?所以我提倡,希望你对世间法有更多的了解,但是最后你要出得来,你不是以它作为最后的标准,作为人生的归宿和目标,而是把这些东西都能够拿来为佛法所用。我最后选择以佛法的智慧,以“三宝”作为我生命人生的归宿,那才显得佛法真正跟其他的东西不一样,它的宝之所以称为宝,就在这个地方,就别的东西比不上。我选去选来,我学去学来,我比对去比对来,还就觉得佛法的智慧最伟大,这样子不是更好吗?
那今天这个外就更多了,过去佛教在印度说96种外道,就是96种不同的宗教。那今天除了那些以外更多了,比如今天美国人搞的什么人体科学、生命科学、量子力学等,今天社会变了,传统文化要复兴,那佛家跟儒家的关系是什么,佛家跟道家的关系是什么,它们的互动在哪里,它们相通在哪里,它们不同又在哪里。那你要明白,如果没弄清楚,你怎么跟这些人打交道。你整天说渡众生、渡众生,靠什么去渡?就要靠这些去渡。你不能罔若不闻,你不能忽视这些人的存在。所以我深刻地领会,为什么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除了内明以外,什么声明也好,工巧明也好,医方明也好,要尽一切学,所以首先就是内外要统一。
第二:就是古今要统一,刚才我讲,你要关注时代和社会。我们讲机锋·辨·禅,就有一个机,什么是机?佛法就起到这个作用。当然,禅宗机锋的机跟佛法的契理、契机的机有相通,也还有不同。古和今要统一,你关注今,关注时代和社会就是机的问题,你不能光是我们过去传统那一套。你不能说,我们释迦牟尼佛过去就这么讲,那它最后对现实的人生指导意义在哪?佛教文化最终要把人往哪引?我的观点是,佛法也好,所有一切学问,应该是为人生和生命服务,你这个佛法才有用。它如果不能够为人生和生命服务,那这个佛法的价值在哪?所以你就要关注今。我们不能一讲佛法,别人感觉像在讲古董一样,怎么像兵马俑出土出来的,上面还有灰尘呢?所以古和今要统一,要融会贯通。
第三:中外要统一、要贯通。你不能光把眼睛放到中国这一块。今天不是讲世界眼光和世界格局吗?比如今天我们佛教徒觉得中国佛教挺兴盛,到外面人挺多的,你睁开眼睛看世界,你就会发现佛教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强大,全世界70亿人啊,佛教徒大概不到4亿。基督教20多亿,穆斯林10多亿,印度教婆罗门教8亿。在这个世界格局来看,你觉得你还能够自大起来吗?今天全球一体化了,你不可能置身于这个世界潮流之外,那我们怎么办?佛教在世界文化这个格局下面我们怎么应对?你怎么能够只是把眼光关注在今天我们这个地方呢?不能只关注你那个庙,也不能只关注你那个地区,也不能只关注在中国,要关注世界的佛教动向。在这一点,我们汉传佛教是比较滞后的。今天在国际上提到佛教,别人就知道有藏传,就知道有南传,知道汉传的就是台湾、日本,我们大陆的汉传佛教在海外没有多少声音。有些人也会说,你看,我都去国外弘法了,我说我知道,你到那儿之后还是讲四川话。为什么?你所面对的全是华人,哪怕佛教在国际上有影响,也是在华人圈里,很少有影响到别人的本土去,这就不行。
第四:学修得统一。说来说去说了半天,学佛法光在嘴上说,自己人生没有改变,内心没有改变,那这个佛法就是理论。比如刚才有人说,有一届辨禅的辩手,别人问急了,他起身就走了,这就是好胜心太强。学佛法学到最后,如果我们连这个心都降伏不了的话,那学佛有什么用?所以我总是跟佛学院的法师和同学们讲,我们既然在佛学院接受教育,我们走出这个校门,就应该比别人要求更高,让别人感受到你接受过佛教教育的人比别人修养好,不卑不亢,不温不火,起码你要给别人有这个印象。你天天跟别人说佛法多么伟大,佛法的智慧多么崇高,可在你的身上看不到。
佛教在线:言教不如身教。
宗性法师:对,所以我就讲,学修要统一,佛法几千年来之所以到今天还有生命力,僧团之所以还被大家尊重,根本就在这儿。
所以我们办教育更重要的就是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就是大格局、大眼光,就是内外要统一,古今要统一,中外要统一,学修要统一。我想有了这样一个观念来设置课程,来灌输这样理念,每个人能够养成这样的视角,这样的人出去我觉得才有可能承担起弘法的责任。
佛教在线:太难了。
宗性法师:你哪怕全办不到,能够有两个三个办到也行啊,办一个也行啊。这就像道家里讲的,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你开始就没这么高的要求,将就就行了,最后出来的人就没办法。哪怕你要求高一点,他达不到,能达到一半呢?也就不错了。
佛教在线:这些年来,您除了积极推进僧伽教育之外,还在非常积极地推进居士的教育,比如中国佛学院开设的居士班,包括“法海探源”讲经说法活动等,僧人培养出来做什么?最终还是要落在这个居士教育上,落实在度众上,请您就居士教育谈一谈您的想法。
宗性法师:佛教里讲“佛弟子”是一个整体的观念,佛弟子除了出家众以外还有在家众,出家众的水平要提高,在家众更是如此。只有我们整个佛弟子的水平都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在社会上对佛教的印象才能有所改观。光是僧团的成长,整个信众的水平没有提高,他也无用武之地,不对机嘛。过去我们很多观念比较强调僧团的教育,就是保卫核心的“三宝”是住持正法的一个核心。但是信众素质的提高,他不是更好地懂得怎么去护持三宝吗?怎么样去护持道场吗?甚至我还觉得今天很多人,去庙里的机会不是那么容易,很多都要上班、家庭、很多琐碎的事牵扯他。
佛教在线:即使去了,寺院里有很多功能都被观光旅游所占用了,真正接触佛法的机会非常少。
宗性法师:所以我觉得,信众是扎根于民间的,我们把信众的教育做好,素质提高,他在社会上做事、生活、工作的时候,就会把佛法的精神带出去,带到社会上,别人看到,原来这些学佛法的人是这样的,感觉挺亲切的,感觉到这些人素质挺高的,这些居士无形中就会给社会树立一个健康的佛教形象。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重视僧团的僧才教育,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对信众的教育。
居士的教育,更多的要去强调实用,我给做居士教育的法师们交流的时候讲,你不要把居士班办成一个研究机构,也不要把这些居士当成佛学专家去培养,他毕竟跟僧团那些人的经历不一样。对居士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就是让他们通过佛法的学习,把佛法的智慧转化成他们生活、工作的智慧。只有这样,信众在社会上去学习、生活、工作不脱节,这个佛法才更能被人认同。今天很多人提到佛法就觉得那是山里头的,一提到和尚就觉得那些人好象不食人间烟火,为什么?就是我们佛法过去跟社会脱节了。很多人一听说那个居士是学佛的,就说“这个人看破了,放下了”,好象就没有创造力了,这个人是不是受了打击,受了挫折了,想不开了,就跑去学佛了。这个观念是大错特错的,殊不知大乘菩萨道的精神是更加积极的,是更加强调让你怎么样通过佛法智慧的转换,让你的生活更有质量,让你的工作更加积极,让你的事业更合理地去发展,而不是像今天有些人的生活,很多时候就是一团糟,工作也是忙乱的。现在世俗一些人的所谓事业,有很多不合理的东西。而佛法可以让我们生活质量更高,工作更有智慧,事业更加有活力。如果信众的教育能够朝这个方向去发展,让我们所有的佛教徒参与社会,参与整个社会风气的转换,发挥更多的作用,那我们佛教的空间不是更大吗?
所以我就觉得,居士教育跟僧团教育要有两个思路。僧团要培养的人是住持佛法、弘扬佛法的中坚力量,我们信众的教育要侧重于让他们在社会上怎么样去把佛法的智慧转换成生活工作智慧,更好地去用。
佛教在线:今天机锋·辨·禅活动您辛苦地点评了一上午,而且很巧的是,您刚好从讲经说法交流会的赛事上下来,您觉得机锋·辨·禅和讲经说法交流会它们有什么不同,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宗性法师:“汉传讲经交流会”从全国范围的推进是从2008年开始的,到现在已经形成一些风气了。我想说的是,讲经交流会这样的形式,它就比较强调一些教理上的准确,条理、逻辑,它比较有固定的程式化。机锋·辨·禅呢?我过去没参与过,今天上午在这儿听了一上午,我觉得很受振奋,因为这种形式更加灵活,更加活泼一点,需要你有更好的现场应对能力。这两个活动形式虽然不一样,但是对参加的人而言,都是对他们平常学修的一个很好的检验。从形式上讲,讲经交流会就比较程序化一些,这种机锋辨禅就更加灵活一些,现场感更强一些。讲经交流会上也会有互动的环节。在互动的时候有几种情况,要么是答的人认为问的人没问到点子上,问的人觉得答的人所答的不是自己想要的,还有甚至有会被问的答不上的,都会有。但是机锋·辨·禅的辩手,好象都会抽身,就说明他们的脑瓜子还挺灵活的。上午不是让点评吗?说实在话,没法下口,为什么呢?我跟你讲,因为辨手的基础和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佛学院来的人,他可能经典的熟悉程度要好一些,所以他在这个应对当中,更强调自身的条理清晰,我从道理上把对方说通,让他能够服,能够佩服你。但是有些人他可能对经教这些东西认识都不究竟,就像古代那些祖师们一样,有点打打机锋啊,答的问的不见得是一条线,有些人可能更倾向这样一些东西。今天上午我听完,这种情况都有。而这些辩手,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够应对,这就了不起。为什么我说不好下口,不好点评?因为你要说从理上去点评,那些打机锋的人说你那套说的都没用,可是如果侧重于那些热爱机锋的人去评,说点那些真正高深莫测的东西。那些学教的人会说,你那东西一天到晚说的都没依据。所以他不是一个层面,不是一个平台。所以我上午结束就讲了,点评不敢,只能说说点印象。我觉得机锋辨禅的形式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就是让这些所有的辨手能够去呈现自己的观点,同时在对答当中可以去发现自己平常的这些思考到底合理成份有多少,这也是促进学习和成长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以前没参与,没有了解,今天上午参加了半天,我倒觉得这个方式还可以继续总结,继续发扬,继续怎么样把它不断地提高,让更多的辨手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能够真正在学修的路上有成长,有收获,而不要仅仅停留在语言上,回去以后内心没成长。我看他们辩论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情况,有时会很急,这个急有两种情况:第一,觉得我怎么说的你老不明白呢?还有一种情况,年轻人嘛,难免有躁心、躁动,我嗓门大一些,我说的多一点,我能压过你,诸如此类的都会有。但我觉得这些都很正常,从我的立场来看我觉得都很正常,所以我也希望不管是辨手之间还是听众之间,要充分理解他们的出发点,你理解这一条了,他们怎么表现都是优秀的。
佛教在线:您刚才说了,少林机锋·辨·禅活动可以更完善一些,往前可以进一步地推进,能具体地说一说吗?
宗性法师:这个我倒没有太多的思考,因为是第一次接触。但是我今天上午在下面听的时候我就觉得,可能下一步除了这个辨题的选择以外,还有一个就是要有基本的界定,让他在这个框框里面去活动。就像他们上午一会儿说我是从圣义谛说的,一会儿他说我是从世俗谛说的,所以上午有一个人回答说你真狡猾。本来大家都是在世俗的层面讨论的问题,他突然钻出来以另外一个层面的东西,这就没法讨论。我只是想到这么一点,其他的还没想好,以后可以再交流。阿弥陀佛!
记者手记:有人说,中国现在是一个集体慢性自杀的年代,毒牛奶、地沟油、雾霾…每个人都是施暴者,每一个人又都是受害者。一群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凭着无与伦比的“聪明”,让施暴后自己,成功的逃脱在法律的栅栏外,沾沾自喜地欣赏着自己导演的悲剧,以为从此就可以无所畏惧的让欲望肆意放牧。可是一抬头,却发现因果的链条就在不远处高悬,谁也不可能抓着自己的头皮逃离那池被自己搅浑的水。大家在品尝苦果的同时,转头发现,那个曾被我们推翻在地并踏上一只脚的佛教,或许可以根治这个世纪顽症,于是,“佛教”又被人从历史长河中遍体鳞伤地打捞上来,发现和挖掘其正面、积极、向善的功能。
可是,挖掘出来了,如何发扬光大?能够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在哪里?中国佛学院201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当我看到九位领导及导师为三个研究生授学位证书时,心里有说不尽的酸楚,十三亿人口的一个国度,有利于其民族健康发展的事情,竟然只能有如此少的人肯去承担,这个民族是怎么了?
采访完宗性法师,听完了他关于僧才教育的四个统一的阐述,心情更加沉重,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教育体系在培养人才方面,早已从“全才”培养转为“专才”培养,大家只要有一已之长在社会上就足以安身立命。可是,在这个五浊恶世的末法时代,年轻的法师们必须是“全才”“通才”才有可能应对。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