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在无数文人笔下是人格高洁的象征。然而,在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笔下,这菊花却充满了别样的霸气。霸气的黄巢本与我无缘,我只所以对他感兴趣,是因为家乡有一处“黄巢寨”遗址。据《中国名将》第三卷《乱世豪杰》记载:“乾符三年(876)七月,天平节度使宋威在沂州城下击败了义军,并上奏说王仙芝已死,溃散了诸道兵。王仙芝、黄巢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经短暂休整后,转战河南,迅速攻占了阳翟(今河南禹州市)、郏城(今河南郏县)”。攻占郏县后,因伤亡惨重,黄巢义军便在紫云山作短期休整,固军强体。位于郏县堂街镇境内的黄巢寨遗址便是他们在此安营扎寨、训兵强军留下的遗迹。
张氏内家拳启蒙者张爱枝在讲述黄巢寨的传奇往事
“黄巢寨”这三个字,我最初是从奶奶那儿听到的。奶奶的娘家在龙王庙村,黄巢寨就在该村的南面。据奶奶讲,小时候,寨上还有她家两小块地。幼年的她常在寨上帮父亲干些捡瓦碴,递红薯芽之类的农活。奶奶听村里老人讲,在土匪横行的那个年代,这个寨子救了不少人的命,也是汝河北长桥13个村子百姓躲避祸乱的宝地。1958年前,寨子的古建筑还特别多,她还隐约记得寨上有“公议厅”(或称议事厅)。如今,当年的黄巢寨已荡然无存,只能算是“黄巢寨”遗址了。虽然寨子没了,但老辈人口口相传的精彩故事却流传下来了。
传说,黄巢来到紫云山,便相中了龙王庙村南的两块宝地。这里南靠巍巍紫云山,北临滔滔汝河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黄巢带领义军在此地建有两寨。东寨较小,由黄巢和主要将领居住。西寨较大,为练兵场和士兵营房。两寨中间是峡谷,分布着青龙潭、黄龙潭和黑龙潭。三潭水色各异,流水潺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黄巢还积极搜罗当地人才为己所用。他聘堂街南边李世和庄人杨坤明(传说能将日头定住不动)为算仙儿(谋士),拜河里圈北张庄人李四板斧为大将。自此,黄巢义军在此暂时安定下来,加紧练兵,等待时机。
郏县堂街镇黄巢寨遗址
好景不长。一位大风水师夜观天象,发现河南郏县紫云山方向有颗黑虎星(传说黄巢是黑虎星下凡),疑是有人要造反。他据情禀报皇上,皇上听后大怒,马上派兵前往紫云山围剿。官兵来到这里,发现黄巢义军已经安营扎寨多日了。官兵仗着人多,想给黄巢来个一窝端。但几经交战,不占上风。官兵便拟定了“擒贼擒王”的方案。他们打听到黄巢住在东寨,便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派多名攀高能手,带着长度足够的云梯,选择了相对较低的东面登寨。然而,等他们到了梯顶,却仍抓不住寨子边的树木。后来又招呼了多名士兵搭人梯,却还是差那么一点点。就这样折腾了一夜,还是差一点点。奇怪了,似乎黄巢寨在随着人梯升高而升高,天将拂晓,只好悻悻地收兵而归。
官兵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又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把大量的兵力分布在寨墙周围把守,想通过断其粮草的方式困死黄巢义军。对峙数日后,义军眼看要粮断食绝,黄巢和将士都陷入了绝望之中,夜不成眠。一日,黄巢无意间听说,当地人都传着他们建寨的地方有一块“三耧活地”,又称“回耧地”。这块地仅有三耧九垄宽(约合1.5米)。它的神奇之处是:前面播上一耧麦子,当播第二耧的时候,第一耧已经成熟,即可收获。黄巢和几位大将一商议,便安排士兵在寨上开始了“耕作”,并故意大声发出“哒哒”“咧咧”“喔喔”吆喝耕牛的声音;还让一些士兵扮成农夫,站在寨边擦汗、喝茶。官兵在下面看得一头雾水,便向当地百姓打听。当他们得知这里传有“三耧活地”的说法后,觉得不可思议。一些士兵便嚷着要撤退,但带兵的将领不忍舍弃,便宽慰士兵再守几天。黄巢见“演戏”没能立即凑效,便猜测官兵对寨上有粮是将信将疑。正当黄巢心急火燎的时候,厨子拎着一只母鸡上来了,说不知村里谁家的母鸡跑到寨上来,被士兵捉住了。厨子想给连日操劳的黄巢炖鸡汤补身子。黄巢听后眼前为之一亮,急忙吩咐手下拴住母鸡,饿它三天。三天后,他让厨子把所剩不多的粮食是取出一些,喂给饿极了的的母鸡。母鸡见到粮食,一阵狂吃。吃饱的母鸡因口渴又喝了大量的水,撑死了。然后,黄巢吩咐手下把母鸡扔到寨下去了。士兵对黄巢的做法颇为不满,小声咕哝:人都快断粮了,为啥还给老母鸡喂那么多食儿?黄巢听后笑而不答。
第二天,围攻的官兵便撤走了。解围之后,人们才明白,原来是黄巢用计把官兵诳走了。黄巢在官军将信将疑之时,将故意弄撑死的母鸡扔下去,目的就是让官兵确信寨上有“三耧活地”的说法。等官兵见到满嗉囊都是粮食的母鸡后,就对寨上有粮深信不疑了。因为,寨上的母鸡都吃撑死了,人就更别提了,肯定有啥吃。不然的话,哪有鸡子的份儿。就这样,黄巢义军凭着智慧和胆略成功地解围了。
2016年立秋,本文作者在黄巢寨遗址
立秋那天下午,我从紫云山归来,和好友来到了龙王庙村。我们循着羊肠小道,探寻黄巢寨遗址。然而,当我们怀揣黄巢寨的传奇故事,踏上东寨的时候,立马有一种失望的感觉。这儿哪像一代枭雄盘踞的宝地呀?这分明是荒草掩映下的庄稼地嘛!偶有不甘寂寞的瓦罐碎片冒出头来,才让人感受到一点点历史的沧桑感。我正端详拿在手中的瓦碴,天空下起了阵雨。我们赶紧跑到附近的成新洞里避雨。等雨住了,地上滑了许多。好友穿的是拖鞋,上不成西寨了。我独自一人,踏着泥泞,去西寨找寻村里人传说的黄寨义军立旗杆的地方。上来一看,见到的只是偌大的烟方,成片的花生地!我也没有心情去寻找传说中黄巢立旗杆的地方了。抬眼望曾经光芒四射的太阳,早已收起了它的锋芒,在一场猛雨的敲击下打着瞌睡渐渐褪去。低头看这近乎平整的庄稼地,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曾经发生过惊心动魄的生死博弈。
一场浩浩荡荡的起义,仅仅飘摇了几年。最后,黄巢这朵充满霸气和杀气的菊花,在一个风雨之夜悄然飘零、散落。黄巢后期所作所为已偏离了大道,必将以失败而告终。正如张胜利《德道经》第三十四章所云:“大德者与天地同得,大公者与天地同有,大趋者与天地同步。大公成其私,大私成其公,大公行远,大私命短。”英雄也罢,恶魔也罢,千秋功过任由人评说。然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让我们不由得感慨:这世间最厉害的不是官兵,也不是义军,而是时间!
(张帅锋,号紫云山人,中学语文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大手笔网副主编,中国艺术家联盟评论员。其主编的《考场作文高分利器》曾获平顶山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曾在国家、省级媒体发表艺术评论十余篇。文中相关故事传说由张爱枝口述,张帅锋结合地方史志编写。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