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技艺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瑰宝。云南省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聚焦民族技艺产业发展需求,以税费服务和精细服务守护传承人的匠心,让民族技艺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护航“指尖”上的非遗焕发生机
走进镇沅民江黑古陶厂,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件件精美的黑古陶工艺品,工人们借助刻刀等工具,在黑古陶上雕刻着具有苦聪文化的猫鱼图腾、具有镇沅茶文化的制茶工序等富含民族特色的花纹样饰。
黑古陶在普洱市镇沅县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传统制陶工艺和少数民族制作技艺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黑古陶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彩绘元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古朴的艺术风格,是游客首选的文旅产品。”镇沅民江黑古陶厂法定代表人徐世菊介绍,“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黑古陶的传承创新之路,并赋予它更为实用的属性,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但由于制作工序复杂,人工成本高,资金压力阻碍了我们发展的脚步。”
为此,当地税务部门聚焦非遗企业的涉税需求,全面梳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通过实地走访、精准推送、“一对一”政策辅导等方式,精准“滴灌”政策红利,护航“指尖”上的非遗焕发生机。
“公司自成立以来共享受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等各项税收优惠7.53万元。在税务部门的精细服务和国家利好税惠政策支持下,我们将继续推出更多兼具实用与艺术性的创新产品,相信新产品的热卖能让企业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徐世菊表示。
助力民族工艺“绣”出幸福生活
飞针走线间,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苗族刺绣图呼之欲出……在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锦绣普洱”大师工作室弄潮儿营盘山农民创业基地里,绣娘正飞舞着手中的针线赶制刺绣产品。
“我们的刺绣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普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弄潮儿民族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增高兴地说,“税收优惠政策和优质纳税服务共同发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从事服装设计27年后,李增决定返乡创业。“我想带着老家的乡亲们一起过上好生活,把苗族特有的刺绣文化传承发扬下去。”回忆起2019年返乡创办刺绣厂时的情形,李增感慨道,“公司从创办以来,得到了税务部门很多帮助,近三年,公司享受税费优惠近3万元。对我们小微企业来说‘真金白银’的税惠红利,让我们更有底气全然投入到创业基地的建设中。”
守护傣族象脚鼓技艺传承发展
象脚鼓是傣家人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其鼓声铿锵有力、响彻云霄。随着时代的发展,象脚鼓也在与时俱进,传承人们将象脚鼓缩小,成为可以随身携带的装饰品,深受市场欢迎。
“因象脚鼓制作工艺繁杂,培养传承人成本较高,正在我们发愁之时,税务部门送来税惠大礼包,盘活资金的同时,更加坚定了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决心,使民族文化技艺能够薪火相传。”据景谷叶发象脚鼓传习馆法人谢文平介绍,传习馆自开业至今共享受到增值税减免4.9万余元,税费红利为创新制作象脚鼓文创作品提供了有力支撑,让更多游客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悉,当地税务部门积极靠前提供精细服务,通过抽调业务骨干成立“税惠服务团”深入民族技艺企业开展走访问需,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进行政策筛选、匹配,精准推送符合条件的税费优惠政策,并针对纳税人存在的问题做好答疑解惑,切实帮助企业懂政策、能申报、会操作,用心守护民族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周雨蒙、郭佳佳、王高玺)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