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经济学思想究竟有多超前】ggg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中国的古圣先贤在很多领域创制出垂范千古的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除了儒家、道家等经典,医学领域有《黄帝内经》,数学领域有《九章算术》,而经济学领域有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近日,“道中华”对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翟玉忠进行专访,解读《管子》经济学思想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记者:孔子对管子的评价很高。有人说《管子》是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翟玉忠:管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的宰相,但《管子》成书于战国时期,因此,我们不能认为《管子》一书是管子写的。
《管子》一书内容庞杂,融合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诸家观点,它的经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轻重》诸篇。
一百年多前,梁启超在他的著作《管子传》中专辟一章论述管子的经济思想。梁启超指出,英国人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缺少“国家”这个环节,其实这是在批评微观经济学的缺陷。梁启超认为,研究经济问题,不能只重视个人而忽视集体,国家是集体的最高表现形式,应该重视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功能,而管子开启了这种经济学思想的先河。
中西方都很早就产生了经济学思想,相比之下,《管子》是中国最早论述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书籍,讲国家如何调控市场,使商品物资、市场物价保持相对平衡状态,也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等,这与中国人重视整体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即使在今天,《管子》经济学思想仍然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启发。
记者:《管子》这部著作对市场的功能有怎样的认识?
翟玉忠:对市场的认识,《管子》和现代经济学的观点类似,都认为市场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管子·小匡》说,商人居处相聚,他们观察年景的好坏,了解国内的情况,关注乡土的货物,预知市场的物价。他们赶牛驾马,运输商品,周游四方。他们根据物资多寡,估计商品贵贱,贱买贵卖,互通有无,所以羽旄一类的珍品,不必远求而至;竹箭—类的产品,在国内就有剩余。《管子·侈靡》说,“市也者,劝也”,“劝”就是鼓励、促进的意思,也就是说市场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管子·侈靡》提出,有财利然后能流通,有流通然后能够立国。《管子》也有外贸思想,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内守国财而外因天下”。意思是说,尽力避免本国财物流失,又要不断吸收外国财物。管子治理齐国的时候,非常重视发展商业贸易,积累财富,最后实现了富国强兵。
【管子是谁】
管仲(?~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1-2]。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管子是什么家的代表人物】
管仲注重经济和农业,反对空谈主义,开创职业技能教育。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的观念和《管子》的思想颇为接近。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最早提出“华夷之辨”与“尊王攘夷”的民族主义思想。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后来孔子感叹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又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