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5050基金”、“5050创业金”、“5151”人才创业协同计划,成立“芯火平台”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5月6日,“滨朋远至 江成大业”第四届滨江国际人才节在杭州白马湖开幕。
自2010年实施“5050计划”以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区从人才的需求、痛点出发,进行了3轮迭代,也围绕“5050”的品牌,不断开发新的“产品”,赋予它更深的内涵。“5050计划”已经成为杭州高新区(滨江)人才工作的代名词。
活动中,发布了“5151人才创业协同计划”,是政策的延续,更是服务的深化。“5050”给政策,“5151”聚资源。“5151”谐音“我要我邀”,寓意只要企业有需“要”,政府就来搭台“邀”请企业对接交流,通过链动平台型、链主型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对人才创业再赋能,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耦合,让合作更容易。
据高新区(滨江)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常务副主任林春盛透露,下一步,高新区(滨江)将常态化举办产业对接活动,浙江省疾控中心、北航、网易、吉利等平台、企业都将成为滨江人才企业的赋能方。同时,还将根据数字化改革的要求,深化场景建设,通过整合高层次人才企业全网数据,进行人才企业画像,绘制合作图谱,推进技术合作攻关,促进企业协同。
当天,还启动了“5050人才基金”和“5050创业金”。“5050人才基金”首期规模1亿元,面向初具规模的人才企业。“5050创业金”则直接定位在了高校,用于资助在校师生创业孵化项目、高水平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以及在大学生学科科技竞赛活动中成绩特别突出的师生团队。
此外,“芯火平台”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成立,旨在通过集聚一批重点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成为实现人才集聚裂变的有效路径,赋能企业共享技术、成果、人才等资源要素,成为服务滨江芯片产业的“最强大脑”。
据悉,人才节期间,聚焦“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等十大人才生态要素,还将举办一系列分会场活动,包括全国高校集成电路论坛“创‘芯’日”、“双创侨梁日”、“校企合作日”、“杭电日”、“IP人才日”、“才财日”等,时间贯穿整个5月,促成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对接。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