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豪迈热烈的旋律,是对工人的礼赞。
1月31日21点10分,由四川卫视、四川熊猫梦工场传媒有限公司出品承制的国内首档青春励志纪实观察类节目《向上吧!青春》第七期节目下集,邀请了青春主人公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冠军、中国十九冶高级技师曾正超,以及飞行嘉宾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国家集训队主教练、中国十九冶首席专家周春树,与演员黄小蕾和中国社科院冷凇教授、表演艺术家牛群、国内编剧宋方金,一起走近焊接工,品味弧光中的“工匠精神”!
“从小,我就有一个大侠梦,幻想着有一天能驰骋江湖,成为武林高手。”曾正超回忆道。这个从小幻想成为武林高手的孩子,或许没能想到自己长大后成为了一名技术高手。初中毕业时,班主任告诉他电焊的技术含量高,毕业好就业,不一定非要考大学才是最好的选择。就这样,曾正超走上了电焊之路。从攀枝花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后,曾正超成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建设分公司焊工。
焊接就像刺绣一样,要做到非常精细,对手的稳定力要求非常高,焊接的时候,手不能有任何抖动。此外,焊接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危险。比如焊接的环境比较艰苦,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易燃易爆的东西,有时还需爬到高空环境进行作业,曾正超第一次爬上高空进行焊接时,甚至有些站不稳;经常被飞溅烫伤更是“家常便饭”。然而曾正超觉得,手臂上满是被焊光和铁水烫出的疤痕,这是成长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曾正超的努力也被师傅周春树看在眼里。周春树说:“当时看到曾正超比较踏实、肯干、认真,所以当时选择让他去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中国是从41届开始参加。世界技能组织规定,绝大多数参赛选手年龄在大赛当年不得超过22周岁。
2013年底,18岁的曾正超成为了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集训选手。当时日常训练量非常大,也比较枯燥,每一天长时间地进行焊接,体力消耗非常大。但是选拔条件却很严格,要进行多轮筛选。刚进集训班的时候有四、五十个人,过了一段时间,走了一半多,能留在集训班的,也就十几个人。2014年4月份,曾正超参加了四川省的选拔赛,被选拔成为前两名之一参加全国选拔,10月份,曾正超进入国家集训基地,进行五进二选拔,在参赛前三个月的时候,又参加了二选一选拔,最终曾正超脱颖而出,代表中国参赛。
此外,比赛前一两个月的时候,比赛要用到的设备才从国外运到国家训练基地,而且全是英文调节的,而曾正超又不懂英文,就只能在网上查单词,去记里面的一些参数,且当时出现的问题比较多,老是解决不好,心理压力非常大,那段时间曾正超瘦了十几斤。但曾正超表示,“那个时候已经不属于我个人的事情了,去比赛的话是代表着一个国家,所以必须要坚持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8月,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曾正超代表中国队以焊接项目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该项目金牌,为中国在该项目上摘得“首金”,并被世界技能组织评为中国队唯一一个国家最优选手奖。2016年4月26日,曾正超应邀参加了共青团中央组织的“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作为焊接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他先后获得中央企业青年先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冶金建设行业高级技能专家等荣誉。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属于复合型的劳动者,这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所有。聆听曾正超的故事后,牛群老师感动不已,称赞道:“曾正超超越自我,超越传统,超越极限,超越梦想,把理论和实践焊接了,把精神和物质焊接了,把梦想和成功焊接了。靠什么焊接的?精益求精!这就是大国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干好一行……看着90后,心里面就是特别的欣慰,特别的激动,特别感动,向你学习!”冷凇教授也感叹:“一分钟的宽度,一公里的深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期待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人,给自己的职业规划到一个非常具体的某一个行业的职业技能,让中国技能实力整体有一个提升。”
本期《向上吧!青春》带领观众一起走进焊接工匠的世界,聆听大国工匠的故事。更多精彩短视频请关注节目官方快手号:向上吧青春,还可以带上话题#向上吧青春#,记录下你的青春点滴,也可以来“网易新闻”超级IP季看更多节目精彩内容~
大手笔网(www.dashoubi.org)中国第一文化门户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