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成立大会不久前在深圳市学苑宾馆成功召开。大会围绕未来教育创新发展、区域教育创新发展的理念与实践、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与深圳先行示范等热门话题召开为期一天的研讨会,并成功举行了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成立仪式。
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朝军就研究院工作规划做了精彩报告,经整理全文主要内容如下:
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李朝军
民族复兴、国家战略、立德树人、先行先试是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成立的时代大背景,立足深圳、领跑区域、示范全国、贡献世界,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或者说是要达成的目标。我们的重点是聚智创新,通过聚合行业专家智慧与机构资源,进行思想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支持先行示范。
研究院首先是要搭建一个聚智共享的平台,通过聚集人才解决当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痛点或难题,通过创新研究来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这是我们要做的工作。我们要进行面向未来的教育研究与实践探索,具体有三个层面的研究:
一是未来教育的基础理论。有基于教育理论和教育科技层面的研究,还有基于研究成果转化的实践研究,比如实验校的落地。陈锋主任给我们制定了研究院发展规划的“4+1”内容,第一是通过教育政策的落地现状研究来构建公共政策研究平台,输出未来教育发展报告和教育数字化转型报告。第二是通过对数字化基础设施的研究,来推动数字化基础平台的研发,形成区域教育数字化建设和解决方案。第三是通过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未来学习的研究,把研究成果输出到实验校和实验区的解决方案中进行实践,包括未来学校建设方案,也都融在实验校和实验区的建设里面。
在此发展目标之下,我们短期要做的事情有四个方面。第一,我们尽可能每年开一次真正有价值、有影响力的论坛。第二,我们计划每年推出一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研究报告。第三,我们力争形成一套未来教育的媒体(包括合作伙伴)来进行传播。第四,建立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联盟,实现资源互动、经验互通、案例共享,更好地促进大湾区的协同发展。
研究院目前已经聚合了部分知名教育专家的智慧,正在逐步吸引志同道合的国内外教育大咖参与进来共同研究、共谋发展,我们的长期目标是要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未来教育专业研究机构,通过解决当下的问题来做好发展衔接的思考,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和可持续方案,构建终身教育的学习体系,最终希望服务于千万级的教育工作者,这是我们当下依据未来教育理念做的一些思考和目标规划。
要做未来教育的研究。首先要对它的理念和政策做一些梳理和分析。比如,未来教育是什么,未来学校、未来学习又是什么,等等,有很多新的概念。我们对它的定义、发展的路径、关键理念、要素变革和相应的政策以及世界典型国家相应的措施做了一些梳理。最后发现,未来教育的内核其实大道至简,就是两个方面,其实国内外很多学者也都提到了。一方面是关注以学习者自身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纵向发展,我们说的增值评价也是纵向发展,他的发展重点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立德树人,遵循教育的规律,这是它的内核。既然是未来教育,其外延涉及到未来发展的学习空间、学习模式和测量评价等,它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一些要素。
我们很认同未来教育变革创新的六大关键要素,分别是:未来学习空间,未来学习方式,未来课程体系,未来测评体系,未来校长与教师发展,未来教育治理体系。这六个关键词代表了目前最典型、重点的内容,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未来教育的重点特征是要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系。我们早期是实行以教师为中心,后来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现在几乎各大媒体或者各个研究机构都在提“以学习者为中心”。不仅仅是针对学生是学习者,同样针对于教师,针对于教育管理者都是学习者,终身学习。这个学习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所以“学习者”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
在这个体系之下,因为各地实践起来并非一下子就能进入比较理想的模式,是需要一个慢慢发展延续的过程。所以我们进行大量案例的研究,其中包括国内各类获奖的、各种普通校特色发展的,还有信息化的以及国外的不同案例。
在案例研究中我们就发现,其中有基于办学理念与地方优势结合的案例,有基于课程体系激发学生兴趣的案例,有基于评价模式的注重因材施教的成长型评价的案例,有注重教师实际获得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案例等等,还有学校治理模式的案例中我们梳理出来的关键词是“人文关怀、高度自治、矩阵机制”,这是当前学校发展中一些相对好的做法。
要达成全方位输出教育成果,首先是学校的自生长模式。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群体性成长,学生重点素养和内在驱动的发展模式等等。从学生成长来讲,最后要达成的目标是从灌输机制变成一种自我成长机制,重点为学生个性化垂直发展模式,也就是当前说的增值评价。这些都是学校教育成果输出的内容部分。从案例中我们还梳理出很多的关键词,有办学机制的、课程体系的、育人模式的等等。我们也梳理出了一些基于学校特色发展模式的关键词,像无边界课程改革、校内视导、无绩差学业评价……我们发现1千多个学校就有上千种模式,虽然并不赞同每个学校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但其中也不乏很好的经典内容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究。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一些共同的规律,比如发展较好的学校一般注重因材施教,会以学生成长过程的纵向评价(增值评价)来作为促进机制,以此为抓手进行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薄弱校或经济不发达的学校,多数以合格达标制(学生要达成什么样的基本目标或上级要求完成的任务等)作为评价标准。
总结出三个关键点,所有的教育变革,不管设计什么样的模式,还是建立怎样的发展特色或教学手段,归结起来其实就三方面内容:
第一、教育110,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在先。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事业,没有了生命安全和人的健康,其他无从谈起。教育首先要有“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我形象的简称为“教育110”,比较好记。两个1分别是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后面可以加N个0,代表知识与能力的积累等。
第二、立德树人,以软实力提升与内涵式发展为重点。
不管学校建设得多么美好,设备多么先进,网络多么智能,关键还是要靠人去“应用”和“经营”,自我驱动尤其重要。校园环境是否能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教学设备是否能物尽其用,信息化软硬件的应用是否真正解决了教育中的痛点问题,实现了多少创新应用效果等等,这些都关注到区域学校的软实力提升和内涵式发展,我理解为植入人心的教育。即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焕发内心的激情和动力,这也是我们当前要研究的事情。
第三、教育目标的导向更加清晰。
站在国家的层面来讲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教育让每个人进入社会后有自己的生存能力,有自己获取幸福的能力,社会的稳定就解决了一大部分。第二个方面,一个国家要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重点竞争力,所以我们大国工匠、高科技人才、特殊工种等的培养,在学校里面也要做相应的思考。
有了上面三个关键点的思考,我们想到底应该做什么,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经过梳理总结,我们提出了10个驱动点。我们不能单独地说就某一个局部或者是某一个点做精做透就可以了。我们研究之后发现,教育是一个生态体系,是环环相扣的,所以我们就把10个驱动点对应到研究院要布局的10个研究中心做为长期发展的布局。
一·顶层设计
无论是做好学校教育还是做好区域教育,首先都要有一个顶层规划,这个顶层规划要考虑的是:原来做的哪些事情现在如何去衔接,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方式怎样解决原来一直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怎样形成相对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我们的地方资源、地方优势和地方短板怎样去考虑取舍,以及人才不足的引入与奖励机制等等。
个人认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又分为四大块,第一块是整体的框架设计,无论是整体规划还是发展纲要,或是进行区域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涉及到顶层设计的层面,它不仅仅是教育局的层面,更多的是地方政府的层面,协同发展的层面。还有社会资源协同发展的问题。它细分就是:人、事、物。比如,高端人才怎么培养,现有人员的软实力怎么提升,人才质量的输血与造血机制怎么建立,怎样扩充学位,怎样实现优质均衡……等等。物的层面更多是一些场馆的建设,包括新基建、智慧教育建设等。
二·软实力提升——人才队伍的充实与培养
我初步总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管理者治理能力的提升。我们今天一直在讲,一个好的学校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校长,然后要有一帮重点教师和一个好的团队氛围。领导班子的团队,区域的管理者首当其冲。
第二、有专家型或研究型教师人才的劳务输入。我们发现很多地方的优质师资是受局限或稀缺的,有没有合适的方式引进外面的人才,或者就本地引进学校之外的、区域之外的企业和社会机构的人才,不管是兼职或专职的方式,来共同共同完成人才输入的阶段性任务。
第三、区域人才梯队建设个性化方案。我们往往关注重点教师的引领,忽视了底层的普通教师需求,这些方面也需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人才梯队建设中,高、中、低的不同层面都要有所考虑。
第四、技术引领型人才的培养。今天谈未来教育离不开科技赋能,科技赋能又关联技术素养的问题。无论是单纯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还是未来教室的设计、学校治理变革等,都离不开技术,所以学校中的首席信息官也是有一些相关内涵的。
三·课程、教学与评价
这是教学的主战场,课程方面涉及到的内容有地方特色课程的规划与设计,优质课程及配套资源引进,已有课程优化提升等;教学方面重点在高效课堂与创新教学模式,包括高效课堂的策略、创新教学模式的案例、科技赋能教育的应用经验等;评价方面主要指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评价指导,包括区域教育督导与评价策略,以及评价标准与有效模式等。最后还有涉及到健康安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课程与资源,这是当前多数学校的薄弱点。
四·信息化环境评估与建设
有两个层面的思考:
第一,我们一直在做信息化建设,总是听到各种介绍说我有什么样好的方案、好的产品或好的模式,但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已经建好的信息化环境,它到底解决了哪些方面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哪些难题,我们怎样把现有的用好,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怎样去做好信息化的衔接、动态的升级和更新,才能实施可持续的发展。这些年信息化投入花了那么多的钱,不可能推倒重来,但是有些是需要淘汰的。
第二,在当前应用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做新建的内容规划。一方面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需要以大数据等技术,通过精准评测和相应的过程管理来输出区域的“智慧大脑”,就是让领导者随时知道区域信息化应用的各方面使用状况,研判当前的供给是不是合理,知晓当前建设的软硬件应用哪一方面用得多、用得好,哪一方面用得少、使用频率低等等,从而推动供给侧的有效改革,这些都是需要大数据和信息平台做支撑的。另一方面从教师日常教科研层面,也需要考虑信息化平台的支撑在优化教学模式、丰富课堂结构、细化评价标准、统计教学效果及可视化输出等。
五·教育治理现代化
今天我们谈论更多的是如何建立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引领,怎样把技术和教育教学的理念结合起来,呈现科技赋能教育的内涵,把它形成一种更好的动态机制,或者是一种生态。当然,区域教育治理的目标单元是学校治理,学校治理体系与激励机制与区域治理形成闭环衔接。需要从多维度来提升教育治理的实效性和高效率。
六·校园安全
特别是生命与健康安全。现在的安全事故频发,校园欺凌事件相对来讲已经很少了,而师生的心理健康隐患与信息安全则成为新的问题。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和教师在心理上是很压抑的,学生抑郁症已呈逐年上升趋势,因网络不良影响、心理关爱缺失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学生休学与生命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当事故发生后我们还有很多信息是闭塞的。从校园安全角度来讲,首先要有预警机制和有效的干预机制,还需有事故处置机制和日常的安全保障机制,有一系列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研究。我们考虑的是,从长效机制来讲,怎样建立一种比较好的预警机制和前期干预机制。从短期来讲,对即将发生和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比较稳妥的处置,有序而不乱,这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七·劳动与综合实践
现在提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劳动与综合实践教育,我们简称为实践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对于实践教育,以前我们往往只关注于学校或区域建立一块劳动基地,或做一些研学旅行。而现在基于泛在教育和无边界学习的环境,涉及到社会大范围的概念了。比如,我们今天在深圳做研究,也希望把深圳整个城市打造成一个社会大课堂,形成一种系统化的流程和规范体系,外地的学生可以到深圳看深圳所有的特色、文化发展、爱国情感等方面的内容,深圳本地的学校也可以把它融入校本课程、地方课程里面,进行个性化的设计,这一块也是大有可为的。
八·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主要策略,但是均衡发展有很多层面的含义。“均衡”以什么为目标,以什么为导向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常规的均衡发展的理解是要照顾到全员,人人都有发展的机会,人人都能享受到优质资源。区域均衡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优质资源不足,我们知道优质资源永远是稀缺的,所以即使借助科技的力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也只能说在某种程度上达成部分的均衡。但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如果人人都有机会进行个性化学习,对偏远薄弱地区的孩子也能实现个性化教学促进,那么无论是城市的孩子,还是乡村的孩子都能实现因材施教,这或许也是达成教育均衡发展的另一种思考吧。
总之,既要照顾到精准的个性化层面,也要达成一种全适应的、普遍化的、大规模的学习模式,只有在技术赋能之下把规模化和个性化学习相结合,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实施起来才会更顺利。
九·未来学校示范校规划与建设
未来学校示范校的规划与建设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讨的重点,今天在座的各位校长或教育管理者,大家有可能涉及未来学校的建设、未来学校的设计和未来学校的实践等方面的内容,当然还有教育教学各个局部层面的未来发展策略。我们更多的是在考虑未来学校的发展,在教育理念下怎样做好相应的设计、建设,做好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环境,做好生态建设的规划。在这个思路下,我们设计了领航学校、示范学校和实验学校的分层建设的阶梯发展模式,最后要形成区域特色的育人模式和教育文化生态体系。
十·区域特色与品牌文化打造
我在梳理一千多所学校的案例中发现,很多学校就在某一个点或某一版块内容做的确实很好,但是从来没有人知道,因为他们缺少传播的通道,缺少教育特色发展的媒体资源支持。我们希望立足深圳,在深圳去挖掘和找出一大批有特色的、比较好的学校的做法和模式,把他形成一些精品应用的案例,然后进行共享传播。还有全国很多的案例可以向深圳赋能,深圳优质案例向全国共享,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活动规划和服务。
以上这十个驱动点是有机关联的,为配合做好相关研究,我们研究院实行了扁平化结构组织管理体系的设计规划,计划在后期逐步推出与十个驱动点相吻合的研究中心,针对各驱动点进行深度研究和垂直挖掘,力争在方案的落地操作性方面提供更多拉地气的内容和服务。
谢谢大家!
大手笔网(www.dashoubi.org)中国第一文化门户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