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网兰州8月14日电过去长期“束之高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走进民众的日常消费生活,并使这一文化瑰宝成为“文化产业”而经久不衰,成为近年来各界热议的话题。rrr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文化资源大省甘肃,历来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随着官方对“非遗+扶贫”工作的大力扶持,仅2019年该省建设各级各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06家,当年累计吸纳就业4700多人,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881户2246人。同时,累计组织培训381期9738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受训2980人次,开发非遗文创产品64861个,订单订货量23.5万元,学员月均收入接近2200元。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相继出台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政策,并于2018年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和积石山县列为全国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设立了两个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非遗文创实现“线上+线下”热销
庆阳香包是甘肃省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5岁的甘肃庆阳人刘兰芳作为该项目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依托“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着4000多名来自庆阳周边贫困地区的绣娘们,把过去作为赠品相送的香包挂件,缝出拖鞋、肚兜、药枕、抱枕、丝巾、包包、鞋垫等,越来越实用,销往海内外。
刘兰芳此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截至2019年,自己带团队售出约20万个香包,价值近1000万元(人民币、下同),最多每名绣娘增收3万元。
甘肃甘谷县的“麻鞋郭大姐”同样带着乡邻姐妹们,钻研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对甘肃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甘谷麻鞋进行工艺创新,推出“千层底麻鞋”,并开始做跨境电商,外贸订单已签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记者14日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获悉,该省许多非遗产品在线下热销,目前全省还有200余家非遗店铺已上网销售,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当天,这200余家非遗网店共接到订单12271单、销售总额1222312元、产品销售总件数18717件、网店访问总流量8085.7252万人次。
此外,在2020年“非遗购物节”期间,甘肃省相关非遗企业还加入了淘宝613非遗传承人商家群,帮助48家省级以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各大线上平台共开设67家网店进行销售,并协调联系京东、快手、拼多多开设甘肃非遗委托代销店铺,将未上线的其他43家省级以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按委托代销产品的形式推动上线销售。
开展校园“非遗教学”扶贫又扶智
甘肃省文旅厅非遗处负责人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甘肃有西北民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文理学院、陇东学院等4所高校参与文旅部非遗研培工作,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开展教学。近5年来,各高校共举办研培21期,培训学员748名,其中50%以上的学员来自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两州一县)贫困地区。
比如,西北民族大学举办唐卡培训、古建筑修复、木雕等培训班,兰州交通大学举办“丝绸之路染缬临夏对口扶贫培训班”,兰州文理学院举办2019年“非遗+扶贫”培训和巡讲活动,对来自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等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传承人群共计60人,以非遗传播和市场营销为重点开展培训,培养了一批“非遗+扶贫”带头人。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于2018年4月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当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学生221人,其中“两州一县”学生51人。
今年8月4日,由兰州交通大学承办的第四期丝绸之路染缬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已开班,西北民族大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也将在下半年陆续开班,计划针对剪纸、雕刻类等非遗传承人群开展研培教学。
多年来,甘肃各研培计划承担高校,帮助各级非遗传承人提升文化素养,拓宽文化视野,激发非遗传承活力,提高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和水平、设计创作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非遗传承人变从业者,助力当地精准扶贫,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目前,文旅部、国务院扶贫办支持甘肃建成2家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甘肃省文旅厅、省扶贫办共同认定91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市(州)认定13家。2020上半年,这10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吸纳就业人口619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65户1994人,上半年组织培训220期,培训人数5344人次,学员月均收入接近2000元,推动文化和旅游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