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归根到底是一个校企合作问题,校企共赢是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运转的基础保障,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是现代学徒成败的关键。中职院校应牢牢把握合作企业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和主体责任,积极研究和实践合作招生、合作培养、合作就业,建立有效的现代学徒制运行保障机制,真正实现了校企“双主体”育人。bbb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1
建立校企全方位合作“五共”运行机制
“五共”运行机制即人才培养模式共研、师资队伍共享、教学资源共建、培养过程共管、质量责任共担的运行机制。
培养模式共研---就是校企双方针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中职、高职教育要求,共同研究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明确教学条件、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等,为“双主体”育人奠定基础。
图1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师资队伍共享---指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培养学生,在学校完成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以学校教师为主实施教学和考核,到企业在与专业相关的岗位进行岗位实习,以企业师傅指导为主,完成企业交给的工作任务,培养职业素质、提高专业技能,实现“双导师”培养。
教学资源共建---指学校在企业投入必要的教学设备、条件,提高企业的教学能力,同时,企业为学校捐赠设备和产品,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营造真实工作环境,提高学校的实践教学能力;校企共建立体化教材、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图2企业捐赠仪器设备
培养过程共管---指教学过程管理、学生管理、党团组织生活、安全工作、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学生在学校学习,以学校管理为主,企业协助,在企业实习,以企业管理为主,学校协助,实现“双主体”育人。
质量责任共担---指学校、企业、学生签订三方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并建立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共同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的效果和质量负责,共同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制度建设负责,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事业负责。
图3学生与企业签订教育合同
2
建立了体现校企双方优势的“五双”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五双”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即培养模式和方案设计体现校企“双智慧”、学生具有学生员工“双身份”、培养过程体现校企“双主体”、教学条件体现校企“双优势”、培养质量体现校企“双保证”。
双智慧:校企合作确定培养模式、设计培养方案,学校和企业分别站在人才培养的不同角度进行方案设计,使得顶层设计更加科学,更加有利于培养企业用得上、用得好的人才,方案设计充分体现校企“双智慧”。
双身份: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招生招工方案,共同参与招生招工,签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议,确立学生、企业准员工“双身份”,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企业留得住、愿意培养的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双主体:校企共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校企“双导师”“双场地”“双标准”“双考核”培养,加强培养过程的教育和管理,培养过程体现校企“双主体”,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精神培养。
图4建筑装饰专业校内“嘉彩墙体彩绘”工作室和校外企业师傅指导
图5学生学徒实习实训考核制度及考核双标准
双优势:学校发挥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培养的教学条件优势,企业发挥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践条件优势,教学条件体现校企“双优势”,使得学校的教学条件、校园文化、企业的人才培养条件和企业文化发挥互补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双保证:校企双方合作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等,学校和企业各自发挥主体作用,保证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岗位专业技能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体现校企“双保证”。
总之,通过“五共五双”运行保障体制机制的建设,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了产教融合,增强了办学活力,提高了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当前推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推行现代学徒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校教学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现代学徒制一般实行小班制,实习时间长,投入大,要求高;在学校与企业之间交替学习,强调“做中学”。由于学徒在实训过程中可能出现工伤和意外事故,需要学校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学校大规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意愿不大。
2.企业效益不明朗,参与热情不高。现代学徒制需要企业投入直接培训成本(课程开发、资料与耗材、人员工资、管理等费用)和学徒工资两大部分。学徒的劳动生产价值与投入成本之间的差值,是决定企业是否开展现代学徒制最直接、最核心的因素。学徒跳槽或被挖走,企业将无法收回对学徒投入的培训成本,直接影响企业参与的热情性。
3.学生与家长对教学质量、权利保护有疑虑。学生及其家长对现代学徒制不了解,对教学质量、学生权利的保护有疑虑,怀疑或担心学校以实习为名强迫学生低价打工,企业借此获取低廉劳动力,这也是现代学徒制招生困难的关键所在。
4.师徒关系复杂,容易产生矛盾。学徒制成败的关键在于师傅与学生之间个性化的教育过程。其间,学生学到了课堂教育中难以获得的不可言传的具体知识;师傅不仅要传授学生技能,更是学生在职业精神、价值观、人生观上的引路人。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师徒观念差异大,容易产生矛盾。加上“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的观念,也影响到师徒关系的和谐。
5.教学评价体系尚未确立,教育成效较难评估。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成效如何评估还没有统一标准。调研发现,休宁木工学校以设计打一张传统的八仙桌和两把太师椅为评判标准,合格后授予“匠士”学位。安徽行知学校以获得工艺美术大师和名人为主要评定标准之一。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技能评价标准的差异很大,如何合理、科学地评估学徒制教育成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建议
1.完善法规制度,明确各方权责。现代学徒制推行较好的发达国家,其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之所以能够坚实合作,最重要的就是有法律保障。大力发展现代学徒制需要成熟的立法、高效的执法。建议及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里明确学校、企业、师徒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各方的合法权利和法律约束,着重解决学校和企业管理风险、企业经济效益维护、师徒权益保障等问题。
2.强化体系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及监控评价体系、学生质量评价体系,提高现代学徒制办学水平;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和监管机构,保证学校、企业、学徒三方规范化地落实现代学徒制。以“匠师工作室”为基本教学单位组织教学和质量评价,按照岗位、技能、师徒和企业运行制度等方面设置科学合理的指标,重点评价现代学徒制教学进程、学徒效果、制度管理;实行国家工匠技能认证制度,全面实施工匠职业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和技能等级认证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第三方认证体系,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学质量认证机构,形成相对全面的教学质量认证体系,采用相对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认证办法,为现代学徒制保驾护航。
3.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国家现行的现代学徒制税费减免优惠政策,缺乏刚性约束,操作性不强,因此,应当明确制定项目推进、表彰奖励等激励机制,通过制度保障、政策鼓励、财政支持等路径,大力支持推广现代学徒制。通过财政经费支持弥补职业院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成本投入;通过减免税收、专项扶持吸引企业踊跃参与现代学徒制。
4.助力传统技艺,铸就匠心传承。第一,大力扶持、鼓励并积极引进传统技艺大师,进入职业院校设立“大师工作室”,在设施设备资助、薪酬补贴、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改善学习环境、补贴生活费用来吸引青年学生。第二,将工匠精神的传承列为职业院校德育考核的标准之一。第三,设立省部级荣誉称号以奖励德艺双馨的工匠大师、技师,并给予重要的物质奖励。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既是技能的传承,更是“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工匠精神的传承。
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着力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社会现象。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褒奖技术明星、能工巧匠,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提高他们的收入,营造现代学徒制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