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形形色色—表现性绘画甘肃八人展 12月5日上午10:00 在甘肃美术馆开展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2-04 09:39:27

形形色色——表现性绘画甘肃八人展

特邀艺术家:

段正渠 段建伟

参展艺术家:

陈卫国 曹齐明 丁学祥 梁若涵

苏福成 吴伟华 杨 扬 张馨予

展览地点:甘肃美术馆(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东路518号)

展览时间:2018年12月5-13日

开幕式时间:2018年12月5日 上午10:00

学术研讨会:2018年12月5日 上午10:50

展览总监:张兴国 陆志宏

学术顾问:段正渠 段建伟 李 伟

策 展 人: 丁学祥 陈卫国

学术支持: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表现性绘画研究所

甘肃画院

主办单位:甘肃美术馆

支持单位:甘肃晟大集团

武威蒙彩绘画艺术工作室

陇西李氏家园酒业

媒体支持: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收藏》栏目

前言

2004年9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表现性油画方向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和同等学力班学员;2008年9月,表现性油画工作室成立;2016年9月,工作室更名为“表现性绘画工作室”。十几年间,工作室累计培养博士、硕士、高研班、访问学者等各类学员300余人。

从“表现性油画”更名为“表现性绘画”,代表了工作室对当代架上绘画现状、类型、边界以及相关教学的认识、思索,也体现了工作室教学方针、艺术理念的相应调整、转向。

与大多数高校艺术院系相比,工作室自组建起,学员社会身份、年龄层次、学习经历、知识结构等便具有“形形色色”的特性。除硕、博士研究生等从艺术院校毕业的艺术生外,亦有职业画家、高校教师等从事绘画创作多年的“老手”,职业军人、警察、医生、企业家等“跨界”爱好者,以及完全未受过专业艺术教育的“素人”。对于学员构成上的“形形色色”,工作室实行“个性化教学”。注重保护个人艺术天性,发掘个人艺术潜质;力图营造较高“浓度”的绘画学习氛围,注重专业性、职业感的修炼养成。因而,“形形色色”一词也概括了工作室教学根本目的,即希望每位学员都能展现出不同于他人的艺术风貌。

工作室的“表现性绘画研究”,是从绘画本体语言的角度出发,在当代语境中探索中国表现性绘画的诸多可能性。一方面,关注西方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以及“新绘画运动”以来的艺术风格与语言样式,从各种当代艺术形式中提取艺术思维、创作观念、图像样式。同时也注重从文艺复兴早期绘画,中东细密画、稚拙艺术等绘画类型中获得滋养;另一方面,注重与本土文脉、艺术精神的对接再造。从传统美术,尤其民间美术、古代美术中发掘表现性因素,立足本土文化身份,避免一味模仿西方绘画面貌与样式的倾向。因而,工作室在教学中并不局限于“再现、表现”,“具象、抽象”,而是倡导广泛地学习吸收,注重更贴近内心、贴近艺术真实、“形形色色”的个人化表现倾向。

2011年,工作室师生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了第一回“形形色色——表现性绘画工作室作品展”。其后,每间隔几年,便举办一次“形形色色”作品展。与两年一届的毕业展一样,“形形色色”逐渐成了工作室常规性展览之一。

2018年9月,首都师范大学表现性绘画研究所成立。表现性绘画理论与创作实践研究成为工作室在新阶段的学术工作重心。年复一年,随着学员相继毕业,留在北京或返回各省市继续绘画探索,各地的“形形色色”展开始陆续举办。“形形色色”展览正在成为表现性绘画工作室创作群体实践探索、交流互动、在艺术上携手共进的一个主要方式,也是工作室整体面貌展示的一个重要平台。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表现性绘画工作室

2018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