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古人贴在墙上的“香艳”——中国古代壁纸展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15 17:02:37

一,展览日期:11月17——19日(周六——周一)

二,开幕日期:11月17日(周六)

三,展览开幕日程:

(一)上午9:00——10:00 嘉宾观展

(二)上午10:00 开幕式

(三)上午10:30——11:50 主题交流

四,展览地点:

华丰灯饰界C区8栋4F 清联设计展厅

英国学者史蒂文·帕里西恩特地写了一部书叫《室内设计演义》,说装饰性纸张最早源于公元400年左右的中国。他的依据大抵是因为《三辅黄图》里写道:“以椒涂壁,被之文绣。”

国内学者也因此认为,这说明至少中国从六朝时开始就已经使用织物来装饰墙面了。因为《三辅黄图》至晚也是六朝时期的书。

但是文中说“以椒涂壁,被之文绣”这句话引自《西京杂记》,而我翻遍《西京杂记》也没有找到这两句话。

我觉得这大可说明中国至少从六朝时开始就已经学会托古人之名来装点门面了。

这些虽然像闲话,但至少证明,我们需要多见见实物,才有机会触摸到历史的深处。这也是本次壁纸展的初衷之一。

实际上,宋元以前的壁纸实物今天已经不得而见。我们只能从一些更具体的文献和实物中去寻找佐证。比如《金瓶梅》里写:“原来卷棚后边, 西门庆收拾了一明两暗三间房儿。里边铺陈床帐、梳笼、抿镜、妆台之类,预备堂客来上坟,在此梳妆歇息,糊的犹如雪洞般干净,悬挂的书画、琴棋漾洒。”

这里糊的一定就是壁纸了,但即使是明代的壁纸实物,我们能够见到的也很少。这一方面是因为纸制品确实不易保存,另一方面也因我们一直以来对于生活里习以为见的实物确实不够重视。

▲三希堂里的壁纸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宫和颐和园等皇家建筑的内檐装修中,我们仍能看到遗存下来的生产于 17、18世纪的壁纸,包括素色壁纸、印花壁纸与手绘壁纸。壁纸多为粉笺,有的印以绿色花鸟图案,有的用银白色云母粉套印花纹,还有一种清代砑花五色壁纸,图文并茂。其中,手绘壁纸显得尤为珍贵,都是当时著名的宫廷画师绘制的艺术珍品,可以与同时代的艺术作品相媲美。

从17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中国热逐渐兴起,中国的商品进入到越来越多的家庭,并成为一时的时尚。中式风格的壁纸到 18世纪大量出现。大多数“中式房间”以印花亚麻布或壁纸装饰墙面。幸运的是欧洲古老建筑中的很多房间还保留了中国风格的壁纸,我们今天才得以直观地看到当时的中国壁纸。

而中国的壁纸能够保存至今的实物实在是少之又少。云藏文化致力于中国古代印刷品的交流和研究,在藏品研究整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存留的雕版印刷的壁纸实物。这些藏品在设计师的重新设计和延伸中重新焕发了光彩。

▲左图为壁纸藏品实物,右图为延伸设计。

壁纸主题展品剧透

清代壁纸

1,年代:清代中早期

内容:人物楼阁

技法:雕版四色套印

此款壁纸应该为残存,是欧洲定制的壁纸产品,画面中的建筑物有透视关系,区别于我国民间版画的平面表现。欧洲壁纸中,从17世纪以来至今,都有大量的人物场景壁纸单品设计。

2,年代:清代

内容:花卉

技法:雕版四色套印

花卉图案倾向写实,与中国传统花卉图案有很大区别,应为外销定制图案的壁纸,也可能是迎合“洋风”的图案设计。

3, 年代:清代

内容:壁纸花卉腰线

技法:雕版四色套印

壁纸腰线为壁纸上下款式的过渡贴纸,起到调和整体调性的作用。

雕版印刷因耗费大量的人工,所以壁纸印刷尽量使用大板以求高效,印毕再将腰线切开。   

明清壁纸雕版

1,年代:清代

内容:狮子滚绣球、凤穿牡丹

一块板的两面图案,雕版用的木板,在印刷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古人惜物,木板往往两面雕刻,以物尽其用。

狮子滚绣球:中国传统吉祥纹饰,狮子为百兽之王,是权利和威严的象征。相传汉代就流行“狮舞”,绣球上的图案多为四方连续的钱币纹样,滚起来满地都是“钱”的印记,为民宿喜庆活动。此版又在狮子滚绣球主题纹样的基础上,穿插了蝙蝠和桃子补白,象征福寿齐全。

凤穿牡丹:中国传统吉祥纹饰,凤为鸟中之王;牡丹为花中之王,寓意富贵。也称“凤喜牡丹”及“牡丹引凤”等,丹、凤结合,象征祥瑞、美好、富贵。此版又在凤穿牡丹主题的基础上,穿插了其它吉祥纹饰,如瓜和蝴蝶组合的“瓜瓞绵绵”,空白处又饰以菊花补白。

此雕版上有蝴蝶为“凤尾蝶”,是明代蝴蝶的造型,结合雕版的磨损情况,此板应为清早期雕刻,有明代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