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午九点,应业界同仁和众多学生之邀,将在龙宝斋艺术馆举行——关鉴山水画现场公益教学。欢迎各界书画爱好者前来聆听大师的讲座。
关鉴,1959年毕业后入吉林艺术学院(原吉林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国画专业学习。1964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本科)分配至吉林人民出版社任美术编辑,1980年调入吉林省美术创作室任吉林省美术创作室创作员。2002年退休,同年又被聘为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吉林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吉林省画院创作员、吉林省中山书画院院长。
古人有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高山流水,松节柏情,艺术家运用各自的笔墨语言,赋予这些自然景物以独特的意义,使山水有了精神寄托,这就是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更是所有教学者要教化给后人的山水精神。
关鉴先生对山水画的教学,历来注重引导和开发学生的特殊层面,而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对山水画“技法”的传授。他时常认为,教育学生要有自己的个性和风貌,而不能创作上像老师、学老师。重视精神境界的总体把握,最后以各自的创造力,从不同的着眼点阐释、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画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山水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凝聚着中国人丰富的智慧与情感,体现了独特的东方审美情趣。这是山水画所独有的艺术价值,而这一点也是艺术家们为什么要去“教”与“学”山水画的意义所在。
通过教学使学生接触、了解并认识山水画,加深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体味中国传统文化。山水画成为人们寄托审美理想、抒发性情的载体,在教学中可以让更多的学习者重新梳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核心价值,廓清其文化情怀,这是作为中国画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化的本质是“人化”,而教学的本质则是“化人”,教学者常说“教化于人”。
龙宝斋艺术私享汇——举行关鉴院长山水画公益教学,重要意义在于确立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中华民族雄伟博大的自然山水,以及蕴含的本体精神,是我们蕴含在山水之中的人文精神,在教与学中,更好的体味中国地广物博、生活富足,从而更好的培养爱国爱家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