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白兴吐苏木在二龙山嘎查锦绣海棠果园召开首届锦绣海棠销售暨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旗政府、副旗长高巨伟、苏木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各嘎查党支书记、村主任、果农、第一书记及建档立卡贫困户。
会议,由政府苏木达刘志国主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白兴吐苏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重点实施旗委“31111”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重大战略工程,结合本地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产业,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全苏木现有苏呢吐、二龙山、扎兰西伯、六家子嘎查果树示范区为主的10个嘎查杏树、沙棘、锦绣海棠果树林经济林示范区共计7000余亩,其中全苏木锦绣海棠果树经济林2000余亩,现有500余亩已进入挂果期。
2018年,白兴吐苏木党委、政府,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扩宽增收渠道,积极发展林果产业,在现有果树修剪、更新、管护的基础上,实施旗委“31111”重大战略工程,充分利用残次林改造、无立木林地种植及退耕补植,推动林果业发展。同时为了提高广大果农,果树栽培、种植、管护技术,特从通辽市林业工作站聘请果树专家,指导全苏木果树管理,解决了果树栽培、管理技术问题。
会议强调:苏木党委、政府,将规划利用3—5年时间着重在旗门以内304线两侧栽植锦绣海棠果树达1万亩。要求每个嘎查集体栽植30亩锦绣海棠,有专人管理,到盛产期,做好保鲜储藏、反季销售和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三年达到经济效益,每亩1.5万元,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逐步把林果产业打造成白兴吐苏木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打造稳定增收的林果产业经济带,力争到2020年之后瓜果飘香,彻底改变种植结构单一的现状。
会议强调:各嘎查回去后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大力宣传发展特色产业,倡导农民发展林果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示范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贫困户脱贫多赢目标。
锦绣海棠,又名鸡心果,是通辽市林科院历经二十多年的时间选育出来的抗寒小苹果新品种,耐储运、成熟后不落果、可延长采收期、常温储运约50天、窖藏可至来年“五一”,丰产性好,抗逆性强,比较适宜在我地区栽培,果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显著。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防风固沙,而且种植广泛,适应性强,2-3年挂果,4-5年进入盛果期。在盛果期,按每亩60株,每株平均年产50斤,每斤最低价格4元计算,亩效益最低可达1.1万元以上,是脱贫致富的好路径。
二龙山嘎查位于白兴吐苏木西南部,西与科区胡力海农场毗邻,省道304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现有人口940人,200户,全嘎查锦绣海棠种植总亩数为1000亩,涉及50余户一般农户,3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位于嘎查东南侧的200亩已经进入挂果期。今年,第一年结果,按每亩60株,每株平均产30斤,每斤价格4元计算,亩效益可达7200元以上,挂果期亩效益比种大玉米效益高10倍,等到来年盛果期时亩效益比种玉米,效益高20倍以上,成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