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6日上午,榆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大厦发布厅举行。
发布会由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九平主持,市信用办副主任杨文元、国家税务总局榆林市税务局联合党委委员、副局长刘黎军,中国人民银行榆林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康建平出席发布会并做情况介绍。市社会信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和中省市3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构建新的诚信秩序,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社会诚信问题时,引用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并引申到“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强调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李克强总理指出,要让信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桩”。
榆林市高度重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市信用办强化措施凝聚合力,紧紧围绕“三大目标”总体要求和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任务,全面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体制机制建设。召开了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会,明确了社会信用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成立了市社会信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社会信用体系服务平台建设。建成社会信用服务平台,包括信用平台、“信用榆林”网站和“信用榆林”公众号,后台数据共享。目前榆林市信用信息归集覆盖12县市区和65个市级部门。“信用榆林”网站是“信用中国”网站的组成部分,公众可以一站式查询企业信用、双公示、一随机等公示信息,以及法规政策、信用新闻等;同时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各地税大厅等窗口部署了8台信用信息自助查询机,公众可在在自助机查询相关信息。
联合奖惩应用建设。今年市信用办牵头,联合法院、环保、工商对西北化工有限公司的联合惩戒案例成为我市首例上报国家级联合惩戒案例,同时上报了3条《本市黑名单联合惩戒案例》。开发了联合奖惩插件应用系统,目前已在政务服务大厅部署了48个部门74个窗口。同时提供接口嵌入功能或者桌面插件补充两种方式与市级、各区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职能部门业务系统对接,部门办理业务时可以实时的查看当前业务涉及主体的基本信息、失信记录、行政处罚记录和是否存在相应的联合奖惩规则信息等,并接受联合奖惩效果反馈。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报送。截至目前,市级信用平台累计录入130多万条数据,正在比对数据约360多万条。其中省级信用平台上报双公示信息为89217条,双随机信息8992条。上报法人红名单信息20573条,其中本市1357条;上报法人黑名单信息1230340,其中本市2731条;上报法人主体信息239013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77238条。
红黑榜发布。今年上半年召开两次诚信“红黑榜”发布会,公布了法院、食药、交通、卫计、人防等行业的失信主体和守信红榜主体。
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榆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全国地级城市信用综合排名上升至第2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