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影片《最后一公里》研讨与宣传发行工作会举行

文章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8-16 14:24:05
8月15日下午,电影党课示范影片《最后一公里》研讨与宣传发行工作会在成都举行。
 
影片《最后一公里》是宜宾市与中影集团共同策划拍摄的、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公益电影,是宜宾第一部登录全国院线的电影、宜宾第一部“四川省重点规划影片”。
 
会议讨论了《最后一公里》宣传与发行方案。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焦宏奋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敏主持会议。
 
中影新农村放映有限责任公司、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三峡集团移民工作局、省农信联社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电影《最后一公里》导演出席会议并围绕主题发言。
 
作为四川省重点电影选题创作规划影片,6月17日,反映宜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公益电影《最后一公里》亮相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本片是宜宾市首部受邀参加国际A类电影节的文化产业类作品,这标志着我市电影文化产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专家评审组对影片评审后认为,影片故事情节设计合理、叙事流畅、人物形象鲜明、演员表演到位,真实再现了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苦辣酸甜,主题积极,较好地表达了脱贫攻坚“脱”的是贫困守旧的意识、打通“最后一公里”是打通农民群众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通道的主题。
 
为弘扬时代主旋律,记录脱贫攻坚战役,激发攻坚克难激情,宜宾市与中影集团共同策划拍摄了《最后一公里》这部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公益电影。
 
宜宾市和中影集团高度重视电影拍摄工作。2017年9月28日,宜宾市成立了拍摄脱贫攻坚主题电影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敏和市政府副市长王力平担任。中影集团也同步成立了制片人团队、摄制团队、后期制作团队,双方积极推进电影合拍各项工作。中影集团董事长焦宏奋参与剧本修改,中影集团纪委书记袁临敏专程来宜督查电影拍摄工作,中影新农村公司总经理李建军多次组织剧本讨论并负责影片监制。
 
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电影处处长周光向和《最后一公里》出品方合影。(向林供图)
 
本片从2017年9月进入实质筹备阶段,中影集团制片人团队先后4次带领编剧团队、导演团队、美术置景团队深入宜宾珙县、兴文县、长宁县、翠屏区和南溪区5个区县采风,先后采访了史进洪、田洪、邵升、刘江、赵晓琳等十多位脱贫攻坚先进人物。
 
该电影在宜宾扶贫干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加以改编,用艺术化的手法还原了以史进洪、邵升等干部为代表打响的脱贫攻坚战,塑造了李双洪、周晓丽、周彤彤、周富贵、周大奎等具有生活气息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宜宾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不怕苦、不怕难、不怕累的可贵品质,展示了宜宾全市上下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取得的显著成绩。
 
还有更多关于电影《最后一公里》的相关资讯
 
看这里哦!
 
电影全程宜宾拍摄下半年上映
 
电影《最后一公里》由中影新农村公司、宜宾市映三江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等合作拍摄。电影根据宜宾脱贫攻坚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宜宾村干部带领大家发家致富的故事。
 
“演员很多是从北京过来的,而我们的戏在宜宾,就要求演员学习、模仿宜宾地方口音。”导演李伟介绍,为了更贴近宜宾、展现真实宜宾,导演组特别将部分演员的扮演者锁定在宜宾人身上,“选择当地演员,甚至用非职业演员,可以体现宜宾人身上最可贵的东西。”
 
本片于今年3月24日在南溪广福门开机拍摄,全片于4月14日在代家村杀青,前期拍摄共历时22天。影片于4月15日转入后期,经过初剪、精剪、定剪、调色、配音、配乐、混录、合成等多个程序,已经于6月15日完成后期制作,历时60天。
 
男一号性格执着坚韧:“喜欢宜宾这个城市”
 
影片男一号李彦锋说,来宜宾之前就在研究剧本,觉得脱贫攻坚的题材非常好,有正能量,对自己的角色也很满意,“执着、坚韧——男主角的性格在电影中会得到很透彻的体现。”
 
李彦锋说这是他第二次到宜宾,对宜宾城市印象很好,这里青山绿水、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宜宾的好酒、好茶,他都很感兴趣,李庄镇古色古香,灰色的砖瓦房很亲切,唤起了他小时候在北京胡同成长的记忆。
 
24岁女青年挑战离婚女人角色:“要拿捏好度”
 
女一号扮演者王雨晗说,她的角色性格沉稳、内心戏多、重视亲情,是全村继她“姑姑”之后唯一的大学生。
 
“我在剧中的角色29岁,比我大5岁,是一个结了婚又离婚的女人,她的动作慢、眼神很稳,也是比较正能量的一个人。”王雨晗说,接下来的20来天她还要进一步感悟角色的内心活动,拿捏好演绎的“度”。
 
王雨晗说,作为城里的孩子,参与这次演出非常荣幸,希望电影能让更多人关注农村的发展。
 
女一号扮演者王雨晗看剧本。(宜宾新闻网陈忆摄)
 
女强人受重创精神失常:“力争创造鲜活形象”
 
来自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女演员苗苗说,影片中她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也是一个成功创业者。她不忘家乡、回报家乡,却因为“最后一公里”的塌方事件失去了至爱的爱人和孩子,又因村民的不理解导致她精神失常,但是在她的坚持和带动下,村民的发展意识终于被唤醒,团结一心走上致富路。
 
“在多年演艺生涯中,我扮演过老师、军人、母亲等诸多角色,唯独没有扮演过这样的角色,这对于我来说是挑战更是历练,我会凭多年的表演经验全身心投入,力争创造出一个鲜活生动、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
 
苗苗说,她生在北京,长在北京,都是说普通话,这次要说四川话,所以自己提前就进行了长时间练习,“我把自己的台词通过网络发给一个四川的闺蜜,听她怎么说,然后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