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资县教科体系统“诗词进校园、进机关”工作按照县委、政府“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方案部署安排,印发《卓资县教科体系统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实施意见》,在全县教科体系统全面、深入开展诗词文化活动,着力开展好诗词进机关、进校园活动,发挥中华诗词的育人作用,积极打造学校诗教工作“一校一品”,创建活动特色明显,诗词创作成果丰硕。
一、高规格动员,促进创建工作迅速展开
一是召开创建动员大会。对教科体系统创建工作进行了细化安排和培训,有效引导和激励全县教育工作者在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中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向上的精神,扎实有效地推进“中华诗词之乡”创建活动广泛和深入开展。
二是建立健全创建领导班子。成立了由教科体局局长沈志平任组长,各学校校长为成员的“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推动创建工作。各学校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创建方案,为推进创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活动载体,大力营造校园诗词文化氛围,全力建设校园诗教阵地,强力落实诗词进校园、进机关,办诗词展示专栏,编印诗词辅导资料和刊物,确保诗词文化进校园、进机关活动取得实效,全面提升单位文化品位,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二、高标准推进,确保创建工作落实落细
(一)形成“一校一品”模式。
在创建工作中,各校注重突出校园文化特色,形成了“一校一品”的创建模式。旗下营中学诗教基地落成;逸夫学校“逸苑诗社群”活力无限;大庆街小学“让诗词无处不在”;职业中学让“校园文化”成为一种力量,学生诗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卓资中学的诗词长廊、卓资二中的书香校园建设、北完小的诗词墙,营造浓厚的学诗词、用诗词、写诗词、赏诗词的良好氛围,让青少年饱受中华诗词浸润,在诗词教学中成长,中华诗词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二)抓普及,强队伍,创建活动结硕果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全县上下全面开展诗词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景点“六进”活动,教育系统迎来了诗歌的春天。各学校创建诗词组织,创办了诗词刊物,编练了诗词节目,在校园内建设了一座小型的文化长廊。走廊挂起古代诗词名句或师生优秀作品。各校还结合实际,开展征文赛、诗词朗诵、手抄报、主题班会、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的诗教活动,诗教队伍逐步壮大,诗词活动丰富多彩。
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创造性继承、创造性发展”,继续努力推进创建工作,巩固创建成果,推动“文化卓资山”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