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文献纪录片《周总理与娃娃剧团》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7-31 18:13:55
7月30日下午,文献纪录片《周总理与娃娃剧团》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视协纪录片学会等单位及文艺评论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本片创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讨。
 
这次专家研讨会由河北省广播电视协会会长何振虎主持,中视协纪录片学会名誉会长刘效礼,国家广电总局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片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金德龙,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秘书长潘敬国,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影视处处长张军锋,著名文艺评论家高小立,央视科教频道著名纪录片导演闫东等,对该片的思想内容、故事呈现、艺术特色、时代意义等方面以及当前纪录片创作中的一些新特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专家们认为,这部纪录片选题好,从一个个小娃娃的视角展示大国总理的伟大情怀和崇高精神风范,填补了同类题材纪录片的一个空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内容丰富,时间跨度近60年,从小演员初入梨园,在周恩来、邓颖超和郭沫若的关怀及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曹禺、田汉、老舍等文艺大家的言传身教下精研业务、茁壮成长、奉献人民,随后又薪火相传,完成了一个历史的轮回,将周恩来等老一辈的关怀教诲传递给下一代,体现了文艺“两为服务”的正确方向,和文艺家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进的优良传统;感情真挚,从周总理初识小东风、西花厅做客到邓颖超走访东风剧团、多次后台看望,洪水期间总理心系小东风,再到十里长街送周总理,一次次深化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细节生动、催人泪下;制作精益求精,大量的历史资料、实地踏访的真实故事,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增强了故事内容的张力和吸引力、感染力。
 
纪录片《周总理与娃娃剧团》(49分钟)由邯郸广播电视台联合省、市有关单位摄制,历时近两年时间,2018年3月5日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在CCTV10科教频道黄金时间首播,4月5日河北卫视频道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
 
本次专家研讨会由河北省广播电视协会和中共邯郸市委宣传部、邯郸广播电视台主办。
 
纪录片《周总理和娃娃剧团》以口述实录和实地踏访的方式,追溯敬爱的周总理在日理万机的间隙,用博大胸怀去温暖和守护新中国每一寸细小的地方,从鲜为人知的一面反映周总理关心青少年成长、关心文化事业发展、关心戏曲艺术人才培养,为新中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崇高品格和人格魅力,以权威的党史专家回溯那一段段共和国的风云岁月,找寻周总理以及那一代老革命家对党和国家的拳拳之心,激励广大青少年和文艺工作者向上向善,继承人民性和创造性的优良传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1959年6月2日,周恩来总理观看演出后与小演员亲切交谈。
 
1959年8月17日,郭沫若在北戴河首次观看演出后,与前后两个扮演穆桂英的小演员胡小凤(左1)、张素玉(右1)等合影留念。
 
1959年6月2日,周恩来总理在邯郸视察时,观看了邯郸戏校豫剧班的演出,发现这些十多岁的娃娃演员们表演精湛、唱念做打娴熟完美,当即指示他们到北戴河,让老一辈革命家也都看一看新中国的新生力量。8月19日,在北戴河演出期间,郭沫若先生为豫剧班命名“东风剧团”;9月23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邯郸,也观看了他们的演出,指示要娃娃们到北京向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
 
1959年10月20日,周总理、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与东风剧团小演员亲切交谈。
 
1959年10月20日,周总理、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与东风剧团小演员和教职人员合影留念。
 
1959年12月,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北京家中为东风剧团小演员传授技艺后,与小演员及教职人员合影留念。
 
之后,这些娃娃们频频走进中南海、怀仁堂、国务院小礼堂、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礼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林伯渠、陈毅等演出,并成为西花厅的“座上客”。在周总理的关怀之下,娃娃剧团小演员有幸向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如茅盾、老舍、田汉、梅兰芳、曹禺、尚小云、荀慧生等请教和学习。
 
1961年6月,京剧大师尚小云在邯郸为东风剧团小演员讲解示范。
 
如今已经过去将近60年了,娃娃们也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但他们心中有一块外人所不能了解的情感区,每一次触碰都是满满的幸福回忆和激动的泪水。
 
1960年3月,京剧大师荀慧生在北京为东风剧团小演员进行艺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