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介休之张壁古堡,地势高坦,位居险要,面向空旷,背抵绵山,乃冷兵器时代理想的屯军处所,为一座古迹众多保存完好的古代军事城堡、袖珍小城。
此次以古堡为专项内容的主题绘画,以各种绘画形式,对其进行了不同视角的描绘。
想象中的山水易作,现实中的山水难为。古人云:“落笔之顷,各有师承,略涉杜撰,即成下劣。”国画讲究程式化、写符号式的笔意,而想象中的山水,走的均为此路。现实中的山水需因山而异,因水而异,故而写生者多注重其物理属性,易造成“画无笔迹”之态。
山情即我情,山性即我性。但须写景,莫须写画,写画有尽,写景无穷,景无穷,学尤无穷,此乃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也。师古人,也师造化,写生是创作,临摹何尝不然。对景勾摹,实则借景抒怀,还是那名老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些山水画作,皆在崇山峻岭、丑石寒松之间。近有老屋残垣,虬枝老桩,古堡之状态矣;远有层林尽染,云雾岫出,乃绵山北峰天峻山麓也。纵横开阖,茂密豪宕,辛辣焦涩,积染渐次,雄势在兹。
此次“张壁古堡杯”第四届山西中部美术作品双年展,乃晋中吕梁两市十三县市区画家作品之汇集。双年展参与市县及参展画家不断增加,已具备了相当的广泛性与群众性。十三县市区为榆次、太谷、祁县、平遥、灵石、寿阳、榆社、汾阳、孝义、文水、交城、柳林及介休。
晋画家之于晋山水,得天独厚,垂青有赖,开门即见山,山山皆有形。其重写生,存物性,遍走三晋,山水以脚写就。宇宙在乎布局,眼前无非生机,写生画夹,勾勒点染,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之灵性,还是“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之沧溟。近水依违、远峰笼统之山水,若对应文章段落,该是博逸兴咏、词不掩义之贯珠扣玉,还是因宜适变、曲尽文情之绰约可现。青山不墨,流水无弦,山水神态何在?性格何在?一方水土一方人,水土养性格,山水滋逸气,古今得道画家,其实皆地域文人。谁曰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