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五届全国感染病学学术大会首届感染病和临床微生物国际会议”在京开幕,本次会议是规模空前、内容丰富新颖、形式多样的感染病学术盛会。也是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的首次联合会议,是国内最大规模,集感染、疾控、预防、基础等领域多方资源而成的学术交流平台。
王贵强教授介绍,感染性疾病(传染病)预防控制和诊断治疗能力的提升,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保障。近几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度重视感染疾病科等相关学科建设。本次会议将通过多个板块的讨论,清晰我国感染病学科的定位、加强我国感染病学科队伍的建设。同时,会议上将会有多个指南和共识发布,将指导相关疾病的临床实践、规范临床诊疗。
本次大会有院士、各领域主任委员的高屋建瓴;也有临床科研一线人员的经验交流;更有多个专业委员会的学术进展。云集学界泰斗和年轻新锐就乙肝诊疗新进展,乙肝联合治疗研究进展,肝硬化及常见并发症诊治新进展,肝衰竭诊疗进展,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的治疗研讨等诸多精彩内容展开话题。
在开幕式结束后,一个别开生面的圆桌讨论——“大感染病学科建设和发展论坛”就引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围绕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方向支持,新发传染病的应对,感染病科室的建设、特别是基层医院的感染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我国感染病学科任务的转化以及细菌真菌诊治等中的重大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随后的院士论坛上,高福院士、李兰娟院士和庄辉院士分别介绍了“我国传染病防控的形势和挑战”、“肠道微生态和感染性疾病”和“中国病毒性肝炎现状和挑战”,高屋建瓴,从宏观角度展示当前我国传染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防控的现状、任务和未来的机遇。
学术盛宴的召开,促进了肝病科研事业的发展,提高了肝脏病基础和临床学术和技术水平、推动成果转化,从“传染病”到“感染病”,名称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对疾病认知的深入和学科任务的变化,新技术的诞生为我国肝病诊疗事业添砖加瓦!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