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学第四届教育教学论坛于2018年7月6日在我校三楼礼堂举行,黄浦区教育学院唐军老师作为嘉宾应邀参加了论坛。
会议由我校科研室於健老师主持。於老师就本次论坛的主题“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作了解读和阐发,并结合自身学习的体会向老师们阐述了“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科学性。这个主题与以往各届的论题是一脉相承的,光明中学一直致力于探寻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途径,从2014年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到2015年的“提高学科思维品质”,到2017年的“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都是围绕“高效课堂”这一主题展开的,这也是一线教师真实而及时的思考成果。从老师们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课堂案例、教学案例、反思总结、思考憧憬,从中能感受到教师们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迫切感和使命感。2018年是个教育改革年,新课标出台,课程教材都将发生改变,未来这些改革的实施和对改革的检验都将由我们一线教师去实施,我们将面临着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的挑战和再思考。
接着於健老师就达成的途径方法作了梳理和设想。教师通过对知识的科学理解和教学理念的改变实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作为教师不必老是想着怎么教,而是要想着学生可以如何学,切实转变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观念,也就是现在提倡的将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即“赋权”,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的“赋能”,使学生成为有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这是当前所提倡的建设智慧型学习生态的一个具体而重要的内涵。
在介绍中,於健老师又将最新相关的科研信息与大家分享。打开视野,开拓思维,加强教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当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我们要常常思考教师、学生和教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者的关系决定了我们教育的归宿。教师、学生和教育三者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教师教学行为的理念决定了学生的发展路径,最终影响着教育价值的实现。教师在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生态中要成为一个学科化、全科化、角色化和团队化的通识性人才。
论坛的第二个议程是请出六位获奖代表进行论文交流,六位老师用演示文稿配合着发言,使得发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打破了学科的界限,集中了学科的思维,给大家以启发。唐军老师热情洋溢地对六位老师的发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细致入微的点评,给在座的老师带来了新的思考。唐老师高度评价了教师们对教科研的重视和务实的研究,在积累案例的基础上,摸索出规律,但还要擅长总结个性化的教学案例和还原更加细致真实的过程,这对提升研究的成果和品质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
第三个议程是颁奖仪式。向宪贵老师代表评委会宣读了获奖名单,由穆校长、邬书记和朱校长给获奖者颁发了奖状。一等奖获得者是两位年轻的老教师,为了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主动让贤,于是请他们向大家介绍他们论文的特色,他们生动的讲述给老师们以启示和引领。
最后请穆校长对论坛作点评。穆校长说到,本次论坛从形式到内容,从主题到细节,都体现了光明特色,传承和发展,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将以往科研工作的特色继续保持下去,在巩固中求发展,为未来十年建设新型的百年历史名校而努力。
论坛虽然暂时结束了,但思考还刚刚开始,暑假里老师们在休息的同时,会带着更多的思考和收获回到校园中来,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