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在东莞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始终是一枝独秀,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形成的“观音山现象”尤其值得关注。
自1999年建园以来,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从一开始建设经营时入不敷出,到2017年仅一年入园人次超120万,2017年较2016年入园人次增长达30%以上,这在珠三角的众多景区中屈指可数。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成绩,与观音山景区一直致力打造文化名山,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使旅游产品更富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
在建园之初,观音山便开始了不断的创新摸索,试图寻找旅游发展新思路。几经探索,观音山选择了文化立园战略,大打文化牌,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搭建文化平台,夯实沉淀文化,从而塑造具有观音山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董事长黄淦波介绍说,多年来,观音山景区推出了很多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主要围绕佛教文化、健康文化、姻缘文化、公益文化、传统文化等系列文化主题展开深挖。
观音山森林公园诸多文化活动的举办不仅促进了观音山森林公园从单纯的“门票经济”向“旅游经济”的过渡,也对当地其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在塑造品牌,提升旅游发展品位,加快发展转型方面,一直起着凝聚和催化景区升级发展的核心作用,并使观音山的发展更有内涵。
启智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中国作家高峰论坛、万名企业家创建诚信林、相亲大会、孝文化……自2004年观音山森林公园成功举办首届健康文化节以来,“激发民众爱国热情、促进文化进步、关注生态旅游发展、倡导健康生活、共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便随着文化、体育、科教等活动,从观音山、从东莞传播开来,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社会影响力。此外,书画大赛、摄影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都为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低碳生活、体现人文关怀、贯彻“幸福生产力”理念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今年3月以来,观音山启动了第十五届中国东莞观音山健康文化节,推出了全国小小说征集大赛、全国游记征文大赛、书法艺术大展、摄影大赛等系列健康文化活动,通过文字、图片来展现自然之美、讴歌祖国,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是符合时代潮流并有着广阔前景的一个文化旅游项目。
在观音山一系列文化活动中,为单身男女搭建相识、相知、相亲平台的万人相亲会算得上重头戏之一,相亲会按一年四季划分安排,每年举行4场主题各异的相亲活动,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万人相亲会。
据悉,央视《乡约》栏目打破常规,至今已经累计8次走进观音山进行现场录制,其中有中外相亲主题、半路姻缘主题、黄昏恋主题、双胞胎相亲专场、海归高知专场等,每场主题特色新颖。据介绍,《乡约》打破惯例,一年两次,连续8次将录制现场搬进同一个景区,在全国尚属首例。
经过多年的沉淀,观音山相亲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扩大,成为中国线下相亲最具人气品牌活动之一和姻缘福地的象征。组委会前不久对外宣布,将万人相亲会品牌进行升级,更名为“粤港澳万人相亲会”。今年5月20日,第25届粤港澳万人相亲会在观音山举行,粤港澳地区3800名单身男女缘聚观音山,打开心扉,交流互动。当天,有297对单身男女成功牵手。
观音山景区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挖观音山爱情主题文化,擦亮观音山“姻缘”名片。业内人士认为,观音山推出“旅游相亲”,可以极大地提高景区的附加值,是一种创新的举措。一方面可以让相亲大会由单一地点向景区整体延伸,为相亲嘉宾提供更好的交友氛围,提高相亲成功率;另一方面,由多年相亲大会所沉淀下来的姻缘文化,能够提升游客在景区的体验。
在观音山的文化旅游板块中,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观音山青少年传统文化体验行动。
据了解,观音山每年举办的“青少年启智行传统文化体验行动”,旨在启发青少年心智,引导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洗涤心灵,通过学礼仪、悟文化、践孝行,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
孝行文化的建设让观音山的旅游文化更加厚重,更有社会教育示范意义。随着观音山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知名度的逐年提升,越来越多游客带着孩子来到观音山,通过了解观音山孝行文化,教育孩子行孝道。未来观音山还将举办传统文化教育高峰论坛,推动孝行文化进校园。
“从经济和产业角度讲,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今年5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旅游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在2018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上发表了题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共创美好生活》的讲话。他指出,文化有利于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发展。旅游有利于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提升。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业文化内涵,将更多的文化元素全方位注入到旅游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没有文化的旅游就失去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便缺乏活力,只有促进二者有机融合,才能加快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两者的双赢。黄淦波深谙这个道理。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丹增说黄淦波身上充满了故事,故事里的每一件事情都可圈可点:抓环保,重扶贫,做慈善,把文化与旅游融合在一起,建文化之山,发展文化产业,打造观音山企业品牌。把文化作为灵魂,旅游作为载体,生态作为基础,不仅可以延伸,还可以复制。
多年来,观音山一直在努力通过举办诸多有特色的文化活动积极推动旅游业的文化创新,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充分体验优秀的中华文化和现代的时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观音山不仅是践行者,也是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