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宁波市中心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庆安会馆,是全市中小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宁波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庆安会馆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6月29日起,为了向学生们提供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庆安会馆从建筑本体的的“三绝”之一“龙柱”中的“龙纹”入手,并与宁波服装博物馆联手,通过“习龙纹赏龙袍”,推出“紫微帝气——暑期社会实践大课堂龙文化主题系列活动”,为学生们研究庆安会馆的龙柱历史、古建筑及服饰的纹饰纹样规制等创造条件。
本次系列活动分线上与线下两块:线上除了关注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庆安会馆)微信平台,报名参加线下活动,写评论感言抽奖得红包外,还有微信平台上龙袍相关知识问答。据统计,在知识问答的第一天,微信平台的关注量就超过了2000用户。线下活动是报名的学生在庆安会馆通过龙柱、龙袍等载体,近距离地学习龙纹的相关知识,最后动笔绘制或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龙袍、龙纹并填色。
7月6日是宁波市中小学生放暑假的第二天,当天上午庆安会馆就迎来了50多位参加线下活动的学生,他们先在庆安会馆的大殿认真听着讲解员对“龙柱”历史及纹样的解读,然后在服装博物馆专家的指导下近距离观赏本次道具——一件清代黄龙袍(三级文物)上的图案、色彩及寓意,学习龙袍中所蕴含的“龙纹”、刺绣工艺等知识,同时画下了他们感受到的“九五之尊”“龙纹”。
龙、凤纹向来是帝、后的象征,除了帝、后之外任何人不得使用。通过此次龙文化的传播,同学们也深深体会到,庆安会馆作为“天后宫”,其建筑形制与装饰上的高规格,让中小学生在近距离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暑期生活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青少年道德建设,激发爱家爱国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