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合肥传统武术邀请赛将于9月15日至16日在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举办,大会将持续两天,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省的武术代表队参赛。
举办此次赛事旨在: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5-2020)》,弘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传统武术文化精神,推动传统武术项目的推广和宣传,“炫武合肥,全民健身”。
本次大会主办单位:合肥市体育总会;支持单位:安徽省武术协会;承办单位:合肥市八极拳协会;协办单位:安徽水利水电学院、中华南山内功拳法研究会、安徽省东岳太极拳委员会、中国老庄酒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吴钟八极拳研究会、蚌山武术协会、蚌埠岳王武馆、武当杂志社、安徽电视台、合肥电视台、太平洋保险公司。
首届合肥传统武术邀请赛组委会:
名誉主任:赵献贵(原水利厅厅长)、张乐亭(原电子工程学院政委)、汪绪武(安徽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梅家新(原丰原集团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张轶(中国老庄酒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主任:菅青(合肥市体育局局长、合肥市体育总会主席)、杨鹭明(安徽省武术拳击管理中心书记、主任)
副主任:朱成广(合肥市体育局副调研员)、张祚川(安徽省武术协会秘书长)、黄建国(安徽水利水电学院基础部主任)
成员:张薇微、梅五、晋知华、张小田、张好武、朱大春、郑役、张四维、刘伟、梅布阳、蒋保平、吴厚跃、刘英品、王维龙、董德霖等。
此外,诸多武术名人也将应邀亲临本次大会,为大会增光添彩。
4、集体项目:
(1)不分年龄组别、不分男女、不少于6人(少于6人不于参赛)、太极规定套路可以有队形变化。
(2)武术操:仅限A、B组参加,不少于24人,不少于男女各12人,不限音乐、说唱及时间。
十、参赛办法
(一)参赛运动员必须是中国武术协会会员,非会员参赛,请于报名时统一到安徽省武术协会办理入会手续。
(二)参加团体比赛的队伍必须是社会武术团体。
(三)各代表队运动员报名人数不限,教练员、领队、队医限报各一名。
(四)每名运动员所报项目不限。
(五)对练编组限3人以内,性别、年龄组不限。
(六)每队限报集体项目2项。
十一、竞赛办法
(一)本次比赛为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和团体比赛。
(二)比赛执行中国武术协会2012年审定的《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三)项目时间
1、传统拳术、器械不超过2分钟。
2、太极拳不超过4分钟。演练至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3、太极器械不超过3分钟。演练至2分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4、对练项目不少于40秒,太极对练不超过3分钟。
5、规定项目必须按照规定套路顺序演练,不得增减和改变动作,裁判长吹哨之后的剩余套路未完成不予扣分。
6、集体项目不超过4分钟,可配乐(自备音乐)。太极、木兰类未配乐者裁判长总扣0.1分,音乐伴奏中不能出现说唱等内容,若出现说唱裁判长总扣0.1分,。比赛时,由本队教练或领队负责放音乐。
(四)个人项目年龄分组
A组:12周岁以下(2007年1月1日之后出生者)。
B组:12周岁至17周岁(2006年12月31日-2001年1月1日)。
C组:18周岁至39周岁(1998年12月31日-1979年1月1日)。
D组:40周岁至59周岁(1978年12月31日-1959年1月1日)。
E组:60周岁和60周岁以上(1959年1月1日之前出生者)。
(五)集体武术操项目以PK赛方式决出各奖项。
十二、录取与奖励办法
(一)按各单项各年龄组别男、女分别设一等奖20%、二等奖20%、三等奖30%。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设优秀表演奖颁发证书。录取比例均按照实际参赛人数,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
(二)对练项目(不分组别、男女)设一等奖30%、二等奖30%、三等奖40%。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录取比例均按照实际参赛人数,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
(三)集体项目(不分组别、男女)设一等奖30%、二等奖30%、三等奖40%。颁发牌匾获奖证书。录取比例均按照实际参赛队数,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集体武术操项目PK赛第一轮输方为三等奖、第二输方为二等奖、第二胜方为一等奖。
(四)团体会员按分级分别录取前八名,颁发奖杯。按各单项一等奖5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2分计入各团体会员的团体总分中,对练项目只计一个分,集体项目只计一个分加倍计入各团体总分。总分多者名次列前;如得分相等,则以获一等奖多者名次列前,如仍相等,则以二等奖多者名次列前,依次类推,如再相等,则以参加比赛人数多者名次列前。
(五)武术推广先进单位:颁发奖金牌匾。以团体会员名称报名参赛运动员人数达40人以上的可颁发此奖。
(六)突出贡献奖:颁发奖金牌匾。以团体会员名称报名参赛运动员人数达60人以上的可颁发此奖。
(七)十佳教练员:颁发奖杯,获得团体总分前六名、团体总分前两名的主教练颁发此奖。
(八)设"武德风尚奖"运动队、裁判员。主要依据文明礼仪、参赛人数、参赛项目的数量、比赛成绩以及赛风赛纪等方面进行评选,评选办法另行通知。
(九)各项目各组别男、女报名人数在5人(队)以下者,按拳术类、器械类男、女分别在同一组别内编组录取。
十三、报名和报到
(一)报名
各单位按照比赛规程的要求,认真填写比赛报名表(附后)一式两份(打印),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于8月20日前分别寄至或传真至大会承办单位合肥市八极拳协会。
(二)报到等另行通知。
报到时每名运动员将签交《首届合肥传统武术邀请赛责任声明书》及含比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不交者不得参加比赛。
十四、费用
(一)食宿费180元/人/天,按报到和比赛2整天收取;合计360元,推迟报到及提前离会者不予退办食宿费用。
(二)会务费每人200元,参加集体武术操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按会务费的50%(100元)收取。
(三)参加比赛的个人项目费按每项100元收取,对练、集体项目按每人每项50元收取(集体武术操项目免收项目费)。
(四)各队参加比赛的项目费及会务费报名时汇入首届合肥传统武术邀请赛组委会指定账户,并将银行回执单(注明缴费单位)复印件随报名表寄至大会承办单位合肥八极拳协会(地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清华启迪科技城创客空间A幢11楼邮编:230601)。报名时不缴费的不予编排上秩序册。
十五、其他
(一)本次比赛成绩将作为申报武术段位参考依据,申报武术段位时,将本次比赛成绩附后,获一、二等奖者可免予段位考试中的自选项目考试。
(二)参赛运动员须穿着武术服装、武术鞋参赛;服装、器械自备。
(三)参赛运动员比赛项目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须在联席会议结束之前,由领队或教练填写申请表并签字后递交大赛竞赛部提出书面申请(注明签字人联系电话),经同意后,可以更换。同时缴纳人民币交100元每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