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京杭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以及文化带建设的国家战略,在扬州地方政府的策应支持下,省厅航道局启动了京杭大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目前项目已完成工可报告,提交省发改委审查,计划于2019年开工建设。
京杭大运河此次航道整治工程起点为施桥船闸下游引航道,终点为六圩入江口门,全长约5.37公里,沿线三座桥梁,分别为施桥运河大桥、六圩大桥、京杭大运河大桥。作为运河航道的入江口,这段航道日常通行量大。
记者昨在现场看到,因已运行多年,目前航道沿线大部分是老旧的浆砌块石护岸,多数破损较严重。航道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段航道下游设有一座锚地,锚地长约950m,但由于该段航道船舶流量较大,泊位严重不足,部分船舶在航道中间抛锚待泊,影响船舶航行及过闸安全。
此外,经实地调查,京杭大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航道五公里多的沿线有12个码头,其中10个码头前沿线距离航道中心线较近,码头作业时及待港时均占用航道水域,影响航道通航安全。
记者了解到,此次航道整治工程包括航道工程、护岸工程、停泊区工程、配套工程(桥梁工程、绿化工程、施桥3号闸下游右岸污水管改造设计)等,可以说涵盖了整个运河航道入江口的方方面面。
“护岸采用生态结构,建设生态驳岸,可以说是会"呼吸"的堤岸!”市航道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结构运用之后,既能让水草穿透出来又能防止水土流失,驳岸下留有空隙利于水草生长和鱼儿生存,驳岸上种植植被保护生态。
除此之外,为解决施桥船闸下游航道现状锚位严重不足,影响通航安全及施桥船闸使用效率的问题,本次设计拟采用在沿航道两岸增设停泊区方式,使船舶有序停靠待闸,优化通航条件、消除航行安全隐患、保障通航安全、提高施桥船闸使用效率,计划新建泊位数102个。
该负责人表示,作为京杭大运河当道的入江口,此次工程将提高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的经济效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改善航道沿线生态环境,提升沿线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责编:dawei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