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原创历史传奇音乐剧《天地运河情》以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清代名画《潞河督运图》为灵感来源,从国家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并深刻挖掘了大运河历史文化,历时八年精心打磨,并成功入选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作为在习总书记提出大力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后创作的首部大型原创音乐剧作品,该剧以大胆又富有创意的艺术表现形式首次将反映乾隆年间漕运盛况的《潞河督运图》呈现在舞台上;同时,京杭大运河的开漕节盛况也将首次从史书中走出来,以舞台化表现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大型原创历史传奇音乐剧《天地运河情》虚构了发生在乾隆、芸娘、画师冯河生之间的传奇爱情。该剧以隐藏了京杭大运河漕运信息的一幅《运河督运图》作为最重要的线索,勾连起一个画师世家的兴衰命运,演绎了乾隆、画师以及江南名妓芸娘之间凄美的爱情传奇,反映了大运河对于帝国兴衰的重要价值。该剧正是基于大运河与中华儿女血脉相通的关联,构架了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通过剧中人物角色的塑造和情感纠葛,以及人物各自所加持的信念,可以窥见大运河的包容、宽厚已深深地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普遍人格当中。该剧大胆运用现代审美观念和超现实的浪漫表现手法,艺术化地再现大运河渊源的文化底蕴,有选择地把大运河的历史故事,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段进行演绎和诠释,展现了大运河流域绚丽多彩的文化,描绘出一副令人梦牵魂绕的历史画卷。
该剧由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出品,北京歌德永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制作,并且得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区委宣传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作为以国家宝藏《潞河督运图》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为依托的大型原创剧目,音乐剧《天地运河情》实现了两项世纪文化遗产在舞台上的交融,更是习总书记视察通州时发表讲话一年后推出的第一部描写大运河的舞台艺术作品。2018年6月6日,该剧新闻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2018年6月28日-30日,该剧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一场视听盛宴即将上演。
考察挖掘擦亮大运河历史文化符号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和万里长城比肩的中国文化遗产。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2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视察北京通州时,对深入挖掘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出重要指示。2017年6月,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工作座谈会召开,蔡奇书记提出:从国家战略高度审视大运河功能,擦亮大运河文化符号,使之成为中华文脉的重要标志。
《天地运河情》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酝酿创作而成,讲述了一个关于绘图、夺图、保图、献图的传奇故事,将才子佳人的爱恨纠缠、两家忠良的家国情怀放置进一个无比广阔的大背景里,在大喜大悲中表达了关于忠诚的主命题。该剧是对大运河题材的挖掘与演绎,并且首次以《潞河督运图》的命运辗转为线索进行了戏剧性建构。
该剧在长达8年的创作过程中,深入通州运河古镇走访,在深刻挖掘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切入点----以记录运河漕运盛况的《潞河督运图》作为全剧的戏剧冲突线索来进行戏剧化、传奇化的演绎。剧中,更是将运河北起点--通州的开漕节盛况首次进行了舞台化呈现,使本身只存在于史料记载中的民俗文化焕发了新生。
宫墙内外运河岸边演绎忠诚贤良之家国情怀
该剧以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潞河督运图》为灵感来源,大胆运用现代审美观念和超现实的表现手法,艺术化地再现了大运河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有选择性地将大运河的历史故事进行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段演绎和诠释,讲述了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大运河流域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剧情以三代贤良及黎民百姓为朝廷永续江山的使命与情感为依托,体现了主人公的忠诚与一片赤子之心,具有发展性的社会历史观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该剧展现了大运河对于江山社稷、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表达出江河情是一种无法割舍、改变的情感这一基本命题;塑造了以冯河生为代表的忠良形象;阐述了个人选择、情感与大国命运和时代休戚相关这一基本关系;讨论了扬善除恶的历史性命题,追根溯源,借古喻今,揭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故事国际化讲述
作为一部诞生在当下,以国家宝藏《潞河督运图》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两项世纪文化遗产为依托的鸿篇巨制,投资1200万的大型原创音乐剧《天地运河情》肩负着既要雅俗共赏、通俗易懂,又要不失历史色彩及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如何能让这部在习总书记提出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带之后涌现的首部大型音乐剧能够真正被更多年轻观众熟知和传播,是该剧主创团队必须面临的挑战。
该剧从创作、制作到最后的舞台呈现手段方面,始终遵循“中国传统故事的国际化讲述”这一宗旨,以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为根基,用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作为架构方式,加以现代舞台手段的全方位视听呈现,才能完成这样一部情节跌宕起伏、主题厚重深远的剧作。
超级舞台版“国家宝藏”先进手段演绎国宝绚丽风采
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该剧特别支持单位参与其中,除授权剧组使用《潞河督运图》的高清电子拷贝版之外,还在前期调研,历史文化挖掘,特别是为该剧的新闻发布等方面提供了全力的支持。作为该剧最核心的线索,这幅国宝级画作如何呈现在观众面前,是主创们日夜思索的问题。
为了能将画中乾隆年间潞河漕运经济、商贸及民俗民风盛况再现,该剧将运用最先进的舞台手段,力求体现虚实结合和美学处理原则,本着大写意、小写实的展现手法,来完成这部超大型、舞台版的“国家宝藏”。该剧的舞美结构将用360度旋转舞台来完成对空间结构的处理,以部分实景与视效的配合来满足环境氛围的营造,生动、形象地将国家宝藏《潞河督运图》的恢弘景象展现于世人面前。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