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文化使者探访希腊文明行”系列活动之学校交流,在朱成胜副校长和中希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应秋琳主席的带领下,16位师生驱车来到了位于雅典市郊区的Othisis学校。
从精致小巧的校门进入校园,瞬间豁然开朗,教学楼和活动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干净优美,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美丽典雅的索菲亚校长以及负责艺术、计算机、环保等社团的十余位希腊老师,还有对中希文化交流感兴趣的二十来位同学一起参加了欢迎仪式。
美丽典雅的Othisis学校索菲亚校长对朱成胜副校长一行表示欢迎,通过几个精彩的学校活动视频介绍了Othisis学校对于学生的知识探索、科学实验、环保意识、慈善意识、国际文化交流以及每年一个博物馆的志愿服务活动等方面的理念及实践,特别强调了一切的教学实践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理念。
朱成胜副校长也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对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进行了介绍,对希腊学校的热情招待和欢迎表示感谢,并赠送给Othisis学校代表杭州文化的“都锦生西湖全貌织锦挂图”,以示对双方建立友好学校的真诚心意。
接着,双方学校的孩子们通过使用彼此的语言来给对方写名字的活动进行了热身互动,现场气氛马上热闹了起来。然后,中方在希腊校方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这所虽然不大但却精致美好的校园。学校精心布置了中国文化展,有匠心独运的中国汉字立体剪纸、中国和希腊的代表性建筑的手工模型、关于扇子和龙的绘画展览,还特别布置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地图和主要的自然人文景观。
Othisis学校艺术老师带领着中希双方的学生一起体验了一堂创造陶罐文物的手工课。双方学生通过剪纸、涂色、刮画等形式创造了独一无二、只属于自己的希腊式 “古董陶罐”。
6月15日中午,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为双方共同举办的《邂逅中国》文化演出特地从中国千里迢迢带来了茶艺表演用的茶具、京剧脸谱,包汤圆的糯米粉、插花用的剑山和碗、剪纸用的器材、表演用的服装等。活动现场,受邀来参加慈善义卖的艺术家或者店主还设立了如中国文化书摊、中国针灸、希腊特色饰品、中国特色商品等工作坊,他们通过销售得到的费用也由组织方统一收取用做慈善事业。
晚上7点,陆续有前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和家长来到校园,加入到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承办的剪纸、画脸谱、包汤圆、汉语角、中式插花等活动中。
与此同时,此次活动还邀请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项目网络在雅典的联络人Vera Dilari女士和中国船级社驻希腊陈继平总经理作了精彩的发言。中希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应秋琳主席对中希文化教育、中希学校之间的交流做了精彩的总结,并期待未来能深入合作,同时重点介绍了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在会议的最后,Othisis学校索菲亚校长与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朱成胜副校长签署了《友好学校协议》。
朱成胜副校长与参会的贵宾们一起欣赏了以《邂逅中国》为主题的文化演出,悠远清扬的希腊古典音乐弹唱、激动人心的雅典武馆学员们带来的少林武术、 Othisis学生表演的茉莉花伞舞无不令人啧啧称奇。当然,表演者中来着杭州的东方面孔吸引了众多当地人的注意,为其带来了雅致安静的茶艺表演、热情洋溢的蒙古族舞蹈、神秘悠远的葫芦丝乐器演奏、颇具东方特色的现代舞表演,最后一首“友谊地久天长”的诗朗诵和小合唱将表演推向高潮。整个活动团队所有成员在呈现精彩节目的同时,也锻炼了英语沟通协调能力,提升了集体荣誉感。
夜幕降临后的校园依旧熙熙攘攘,不断有当地人加入到活动中来,“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回想在校园里,朱成胜副校长接受了《中希时报》/希中网记者的采访。原来在希腊的文化中,表演节目和互动内容是链接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重要因素。因了这样的机缘,才有可能彼此了解,彼此热爱。
国之亲在于民相交。双方学校都希望这样的文化交流能够“常来常往”,让“友谊之情”在心中流淌,也为中希文化的交流合作添砖加瓦。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