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金属工作室成立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6-15 14:37:02
2018年6月8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金属工作室成立仪式在学院原创中心FE102室举行,日本金泽美术工艺大学金工科教授、国际交流部主任原智,学院党委书记许涛出席了会议,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唐廷强,党总支书记吴琰,副院长陆鸣,珐琅、首饰、玉雕、雕刻等专业及工艺美术原创中心相关工作室师生参加了会议,成立仪式由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唐廷强主持。
 
成立仪式上唐廷强院长就建设金属工作室的背景、目的做了详细说明,珐琅专业主任、金属工作室负责人史忠文就金属工作室建设的基础条件、功能定位、团队建设、实施措施、课程教学等做了详细汇报。随后,许涛书记与原智教授为工作室揭牌并对金属工作室的成立表达了祝贺,对工作室成立后在跨专业、跨学科、融合创新和青年教师成长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期望。
 
——源起——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振兴传统工艺美术,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工信部近期联合发布的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金属工艺作为重要振兴项目类别共计16项分布于全国各地。上海工艺美院作为以工艺美术为办学特色的地方高职院校,在深耕工艺美术,打造特色专业,服务地区产业升级的同时,努力挖掘具有地方特色并具有产业需求的工艺品种,海派金属工艺便是学院重点挖掘并致力发展的特色工艺品种之一,在近代海派工艺文化中,以老凤祥为代表的海派“金银细工”极具特色,但也同时面临传承与普及不足的问题,而反观日本,将源于我国的金属工艺与本国文化融会贯通,日本金工享誉全球。基于此,上海工艺美院手工艺术学院通过整合部分珐琅、花丝、首饰工艺和人力资源成立金属工作室,开展金属工艺课程教学、技艺传承、学术研究及国际交流,期望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特色较为鲜明的金属艺术及工艺成果,培养一批既能传承传统金属工艺,又能创新现代金属艺术,适应产业新业态需求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金属工艺类)
 
——基础——
 
金属工艺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60年的办学历史中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艺门类,冯守国等老一辈艺术家在金属工艺上取得了较好成绩,为金属工艺的发展保存了较好的历史积淀。
 
目前我院拥有珐琅、花丝、首饰三大专业及工艺方向,经过多年积累,在理论研究、工艺技法、教学经验、作品创作和人才储备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为金属工艺的系统性建设提供了较好保障。
 
金属工艺积淀与保障一览图
 
——目标——
 
以金属工艺及材料研究为突破口,结合现代数字雕刻与3D打印技术,探索金属工艺在当代艺术审美与轻奢生活需求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及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基于“画、器、礼、饰”的金属工艺技法研究、材料应用、跨界创新,建立一个既传承传统金属工艺又创新现代金属艺术的新型应用性金属工艺与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金属工艺紧缺人才,孵化金属新工艺、研发金属新材料,探索金属新领域、开发金属新产品,为学院未来专业升级与架构调整提供支撑与保障。
 
——发展规划——
 
依托手工艺术学院与工艺美术研究中心的教学、传承积淀,立足海派文化及上海文化产业新业态需求,吸收日本、欧美等金属创作理念、工艺技法,结合我国金属艺术特色,努力打造较为完备的金属工艺体系和较为系统的金属工艺教学体系,进而推动金属工艺文化与轻奢社会生活的融合,达到艺术创作服务美好生活需求的愿景。
 
开放、共享、实训、传承、实验、平台
 
(一)开放、共享式校内实训教学工场:金属工作室不仅满足于珐琅专业相关金属工艺课程的教学需求,同时还可以承担首饰、器艺、雕刻、皮具等专业的相关金属工艺实训课程教学。
 
(二)传统金属工艺的研习:传统金属锻造工艺、金属錾刻工艺的传承、保护。
 
(三)现代金属工艺与材料的实验:木纹金属、钛金属等新金属工艺的研究、实验。
 
(四)现代科技介入传统工艺的媒介:3d打印、数码雕刻等智能制造与手工技艺的交互研究。
 
(五)高端金属工艺文创产品开发的平台:生活化金属产品的设计、开发。
 
1983年获国际富士美术奖。1984年获原田奖。1987年获秋季沙龙·巴黎春天奖。2005年获第61届金泽市工艺展世界工艺都市宣言奖。2004年获第22回淡水翁奖。2006年获第62届金泽市工艺展金泽市长最佳奖。2007年获第63届金泽市工艺展石川县知事奖。2011年获第52届石川传统工艺展日本工艺会奖。2013年获第42届日本传统工艺金工展日本工艺会奖。2013年获第54届石川传统工艺展石川县知事奖。2015年获第56届石川传统工艺展奖励奖。2016年获第72届现代美术展金泽中央狮队俱乐部奖。
 
原智教授此次讲课分为日本金属工艺赏析和实践两个部分,6月8日,原智教授在金属工作室为师生分享了日本非遗文化保护项目“百工比照”,项目通过对极具特色的日本传统工艺进行调查、收集、记录、复原,达到“活用”的目的,为日本工艺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进行资料公开与普及教育。原智教授还仔细介绍了近几年自己在金属工艺方面研究创作的成果、心得和体会,其特别强调了不断的试错和实验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并与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和讨论。
 
6月9日,原智教授在金属工作室进行了日本金属工艺的实践教学,原智教授分别讲授和示范了线镶、布目镶、切镶、鱼子镶等日本金属工艺的典型工艺技法并指导师生进行工艺练习,为了更好的让师生了解日本金属工艺,原智教授此次特意从日本带来了一批常用工具,现场教授了常用雕金錾刀的制作方法和要领。原智教授此次的学术讲座和工艺实践教学令师生受益匪浅,更值得称道的是我院工艺美术研究中心花丝工作室吴智大师也对日本金属工艺有极大兴趣,全程参与了本次教学活动,期间与原智教授就两国金属工艺的差异性进行了深入交流,二位大师还现场进行了工艺切磋,成为本次活动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第二讲:云南银器工艺赏析与实践
 
时间:2018年10月12日-13日
 
地点:金属工作室(原创中心FE102)
 
主讲人:段六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金属工作室将以产业新业态需求、企业人才需求、社会生活需求三大需求为导向,学以致用。课程具体设置上遵循能力递进、设计先行、工艺推进、理论渗透的原则,开发“画、器、礼、饰”四大核心课程。通过四大核心课程包及综合材料的学习、实训、创作,让学生基本能够系统的掌握金属工艺品的材料特性、工艺技法、设计创意、创新应用,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工作室区域功能分布:
 
一、设备操作区:包括压片、清洗、焊接、抛光等。
 
二、工具材料区:包括常用工具的存放、材料的储存。
 
三、工艺实训区:包括金属的锻造、錾刻、制作等。
 
四、透明展示区:用于宣传展示工作室作品、成果。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