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水龙舟竞渡,千桡激鼓追国梦。石岐赛龙舟,历史源远流长,是一项仪式感很强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包括起龙、下海、赛龙夺锦、收龙、龙舟饭等,现已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据明嘉靖《香山县志》载:中山的先人们在端午用粽子祀神,用龙舟在水中竞渡;清同治《香山县志》亦记载:“龙舟竞渡盛行”,可见端午节“赛龙舟”在中山具历史悠久,而在中山,石岐区的张溪、南下、基边、员峰等则被誉为龙舟故乡,现仍保持着“龙舟出水”的风俗:每逢龙舟节,选好黄道吉日,在宗祠、庙宇拜祭龙舟头、龙舟尾后,由村内最年长的老人举龙头,率众将上年埋藏在河涌里的龙舟挖出来,然后装龙头、点晴、重新上漆上猪油,这叫“龙舟出水”,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龙舟赛上全胜而归。早期的龙舟以员峰牛根、员峰长龙、基边康龙、张溪祖庙、南下城南武侯庙为代表,时间最长远的至今已有180年历史。
随后,又涌现了建于民国时期的团结大墩北龙、上基康龙,两条龙舟分别参加中山市和澳门举办的龙舟赛中分获一、二名。20世纪90年代,石岐龙舟不断发展壮大,1996年至今共举办了七届龙舟赛,石岐龙舟代表队在参加1993年中山市龙舟赛和1998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中均获第一名,石岐龙舟声名远播。
每年的农历四月下旬,各村自行选好吉日,在宗祠、庙宇拜祭龙舟头、龙舟尾后进行“起龙”、“出龙”、“试舟”等系列仪式。到了五月初五,石岐各乡的龙舟就会在岐江河上“赛龙夺锦”,胜出者奖励大埕烧酒和大只烧猪,当晚在乡中大摆“龙舟饭”筵席。吃完龙舟饭,经过一番拜祭后,将龙舟重新埋到河涌的龙舟坞里,进行最后一道仪式:“收龙”。
听了石岐赛龙舟这么多的威水史
是否跃跃欲试?
别急,龙舟竞技是一项团体性的运动
船上由舵手、鼓手、划手等成员
且职责分工各有不同
看似简单的划龙舟其实也是大有文章
绝非一日之功
而且,龙舟是在水上游的
市民难以近距离一睹其芳容、龙舟的细节
所以为了满足大家对龙舟文化的热情
今年组委会特别推出“力争上游”龙舟文化展
将摆放两条国际传统龙舟
用龙旗、罗伞等材料装饰
现场还将展示龙舟比赛用品
配备龙舟比赛用品
以及龙舟历史文化介绍
让市民感受龙舟的独特魅力!
届时,不妨带着家里小朋友,一起走到龙舟公园大信广场,零距离观赏龙舟;当然大家还可以通过击鼓等方式,亲身体验力争上游的龙舟文化。
责编:hu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