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省博物馆的“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到成都金沙博物馆的“庞贝出土文物特展”,丝绸之路两端的艺术对话在2018年被重新打开,面对多元文化并存、交流、互汇的发展走势,后现代语境下的东方想象并未终结,关于东方和西方的讨论仍然是当今多元的文化景观中不断被重提的话题,本期《艺术新闻/中文版》3月刊带来封面故事《马可·波罗重回中国》。在这一期中,我们独家专访了正在伦敦蛇形湖美术馆举办个展的艺术家郑曦然(Ian Cheng)以及拉斐特百货公司企业基金会主席纪尧姆·乌泽,与此同时,更带来专题报道“艺博会”,全球各大艺博会总监帮你解锁三月忙碌的艺术展季。nnn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新一期《艺术新闻/中文版》
本周随《周末画报》面市
2018年3月刊|第56期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马可·波罗重回中国
再启丝绸之路的艺术对话
从湖南省博物馆的“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到成都金沙博物馆的“庞贝出土文物特展”,丝绸之路两端的艺术对话在2018年被重新打开。
P 6-8
“末代王朝”在美国:
罗伯特·威尔逊营造的“东方想象”
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与美国著名先锋剧场导演罗伯特·威尔逊合作的这场展览,提供了一个有关“东方”的另类解读样本。P 9
艺博会
FOCUS
艺博会云集三月,
4个关键词解读全球艺术市场新风向
纽约军械库、TEFAF、迪拜艺术展和香港巴塞尔,今年怎么看?艺博会总监给你答案。P 31
了解亚洲艺术,
香港巴塞尔依然是首选
本届展会的开幕伴随着香港历史上第三次画廊涌入浪潮,尽管作为整体的亚洲正在急速成长,但最后会由谁来收割利益?P 32
TEFAF专家组的一天
马斯特里赫特因其极为严格的艺术品审查流程而闻名,然而,在这个艺博会专家组工作又是什么样的体验?P 33
基金会
FOUNDATION
启动策展机器:
“拉斐特期待”引领零售与文化的冒险
拉斐特百货公司企业基金会在巴黎玛黑区开设全新艺术机构。P 26-27
艺术之旅
HONG KONG
艺术的香港,
“未知的”香港
跟随香港艺术家黄荣法,用脚步、视线和味蕾体验繁忙与悠闲并举的3月香港艺术季。P 24-25
艺术家
PROFILE
郑曦然:
解锁人工智能的心智
艺术家郑曦然(Ian Cheng)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创作。他的作品呈现在屏幕上,然而它们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影像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模拟出来的形象、场景和故事会自行发生变异和变化—就像人类自己一样。郑曦然的最新个展3月6日在伦敦蛇形湖美术馆开幕,在与《艺术新闻/中文版》的专访中,他阐释了近期的创作,也分享了他对于人工智能的“心智”与理性认知的兴趣。P 21-23
当月人物
PEOPLE OF THE MONTH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
如何活化“国家宝藏”
南京博物院通过门票策略提高特展的现场参观体验,用“分众教育”和数字化手段激活国宝。P 15
博物馆
MUSEUM
让观众与中国文物更“亲密”
《艺术新闻/中文版》专访大英博物馆策展人霍吉淑,谈论重新开放的中国与南亚展厅如何展现文明的互动与现代化的过程。P 16
这就是教宗的博物馆
梵蒂冈博物馆馆长芭芭拉·雅塔讲述教宗在文化领域的外交策略和对当代艺术的兴趣。P 17
展览
EXHIBITIONS
中国当代艺术赞助人的选择
上海乔空间的展览“艺术赞助人”呈现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的思考与影响力。P 18
纽约新博物馆三年展
“破坏之歌”余音几何
传统的创作媒介将三年展带回“模拟信号”时代,艺术的“社会介入”能否追赶上世界的变化?P 19
艺术市场
ART MARKET
艺博会三月“井喷”,
市场边界加速融合
25场艺博会本月集结,超级画廊与拍卖行如何抢滩开年市场?P 28
纽约春拍,
高估价重器点燃亚洲艺术周
造像、宋瓷板块汇聚高价拍品,青铜器、黄花梨家具亮点频出。P 29
画廊周开幕:
798并未停滞
画廊周北京试图以整合的方式将所有画廊的活动放大:作为艺术区,798比以前更加稳定;但要进一步发展,还需各方条件的刺激和鼓励。P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