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5日,盘古智库召开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工作研讨会,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专家及多位智库学者齐聚香山,共同探讨当前中国及全球老龄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应对之道,规划今后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的发展方向。
会上,盘古智库易鹏理事长指出,老龄社会作为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将会成为今后中国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旦处理不当,老龄社会必将对新时代中国的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结合当前城镇化、信息化、老龄化特点合理应对老龄社会已经成为了中国智库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要拿出重新定义一切的气魄,大胆创新,运用新思路和新办法引领老龄社会研究,拿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探索出真正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
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主席梁春晓认为,结合当前中国及全球老龄社会形势,今后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应同时抓住理论框架搭建与实践开展两条发展脉络,并通过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切实把握老龄社会特点,提升研究成果的影响力。研究中心要在城市化、信息化、老龄化这“三化”视野下探索应对老龄社会的合理公共政策,为国家的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主席梁春晓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马旗戟认为,老龄社会研究的视野应更加宽阔,从仅关注老龄、养老等具体派生问题转向关注因人类寿命不断延长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关注“长生社会”,并开展相关制度研究,争取为国家制度安排提出现实有效的建议。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马旗戟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认为,老龄社会研究也应关注当前社会各主要行业领域对老龄社会问题的应对经验,梳理当前关于老龄社会的总体生态模型,配合相关的实践调研和交流,总结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同时,研究还需要进行国际比较,了解其他国家在应对相关问题时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唐颖认为,老龄社会研究同样应涉及心理学领域,认识并分析社会各阶层群体对于老龄社会的心理感受十分重要。同时,在老龄社会背景下的家庭关系问题也应得到重视。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唐颖
盘古智库副秘书长、学术服务部主任王岳认为,老龄社会正成为当今中国和全球的“大风口”,而要就这一系列问题开展切实有效的研究,学科、格局上的限制必须首先得到突破。而社会智库恰可以利用自身灵活的特点避免在研究中发生学科、格局之争,推动研究的顺利开展。
盘古智库副秘书长、学术服务部主任王岳
随后,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嘉宾继续就老龄社会的原因、特点、趋势以及盘古智库老龄研究中心今后的具体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盘古智库作为中国优秀的社会智库代表,秉持“天地人和,经世致用”的发展理念,一直注重将实干精神融入到智库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面临着当前中国及全球的老龄社会形势,盘古智库及时发起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力图站在社会转型、人类如何向前发展的高度,从特点趋势、文化变迁、公共政策等更高维度,结合具体案例,多方邀请有识之士,对老龄化问题进行跨界、多领域的深入研究,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和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为新时代中国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此次工作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帮助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前进方向,为研究中心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