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动态】温州市“智慧城市创新与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12 15:12:26

 2018年3月9日,由温州市规划局(温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和温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智慧城市创新与发展论坛”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WWW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本次“智慧城市创新与发展论坛”以“地理信息助推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建设”为主题,由温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浙报集团温州分社共同承办。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周成虎,北京大学教授、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邬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黄波,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宋关福,苏州工业园区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孙伟晔,温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副院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徐刚作了一系列的专题报告,吸引了来自温州市政府各部门、国有单位、各大高校、信息化与测绘相关学会协会在内的35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分享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与经验,探讨智慧城市发展的新路径、新机遇。
 
论坛由温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毛必土副主任致辞,毛主任提出我们召开智慧城市创新和发展交流会,是因为新一代科技革命加速孕育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和融合渗透,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变革。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正越来越成为温州人民的生活方式。近年来,温州市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2013年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2014年列入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2016年推进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持续开展“光网城市”建设,建设“无处不在”的城市泛在网络,2017年底,全市宽带接入网基本实现光纤化,互联网出口带宽超8T,光纤到户接入能力覆盖所有家庭,骨干通信网络承载能力位居浙江省前列。从工作成效看,智慧社保不断推进,智慧健康全国领先,智慧公安不断创新,智慧养老持续推进,智慧交通不断优化,智慧城管日益完善。下一步,温州市将根据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继续按照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为方向,努力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创新与发展论坛市经信委毛必土副主任致辞
 
中国科学院周成虎院士在《迈向智慧的数字城市》主题报告中表示,当前世界进入了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全球化的相互交织时期,智慧城市的建设得到了全球性的响应。智慧城市体现在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城市规划要有全局观,城市设计要有长久观,城市治理要有人本观,城市运用要有需求观。在“移+大+云”的时代,智慧城市是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事,建设智慧城市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产业。
 
中国科学院周成虎院士
 
北京大学邬伦教授在《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建设要点及应用案例》的主题报告中对时空大数据的建设、智慧城市的特性做了详细的讲解,提出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形态智能化将成为现实。依托物联网技术可在微观尺度实现城市部件智能化感知、识别、定位、跟踪和监管;依托遥感技术可在宏观尺度建立全面覆盖城市与区域环境感知;地理大数据实现对人和社会的动态感知;借助云计算及智能分析技术可实现城市多维海量信息大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决策支持。基于数据汇聚可以进行综合态势研判与智慧运行决策,把脉城市运行“体征”,将城市由静态管理转变为城市智慧运行,实现对城市的规划治理与指挥协调。
 
北京大学邬伦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黄波教授做的《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时空大数据融合及其应用》主题报告提出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包括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在政策方面,2014年国家就已颁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计划(2014年-2020年)》,也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并以香港城市建设为例,形象地阐述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为智慧型城市的打造提供技术支撑,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性参考。
 
香港中文大学黄波教授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宋关福在《地理智慧创新城市管理价值》的主题报告中对智慧时代地理智慧概念以及地理智慧应用的困难进行了完整表述。认为进入IT时代,3S技术提升了地理智慧,其中GIS是地理智慧的关键支撑技术。报告表示新一代三维GIS和空间大数据技术创新了城市管理,当GIS技术拥抱大数据,空间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大数据空间可视化、流数据实时处理、大数据空间分析、空间大数据存储管理等。同时还能对传统GIS的分布式重构,对空间分析分布式计算改造,空间数据处理分布式计算改造,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宋关福
 
苏州工业园区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孙伟晔的《创新之城,智慧园区》主题报告以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为例,表述打造一个智慧园区,其“三库、三通、九枢纽”的政务信息化架构与“放、管、服”体制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要求需高度契合。园区在政务信息化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中,在技术模式、服务模式、协作模式方面探索并实现了园区模式的“互联网+”,具体表现在以大平台+微服务的“平台+”、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的“渠道+”、部门间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协作+”。坚持软硬治理结合,园区构建了持续优化保障体系,实现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云化;出台园区信息化资金管理办法和信息化项目代建工程管理办法,形成了“统一扎口、统一代建、统一技术管控”的统一管控体系。
 
苏州工业园区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孙伟晔
 
最后,温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副院长徐刚在《智慧城市中地理信息泛在融合共享》主题报告中对温州智慧城市建设作了详细介绍。表示温州在建设智慧城市中建立了包含地形图数据、影像数据、三维数据、地下管线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行业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完备地理信息数据体系。而目前政府大数据80%以上与地理信息有关,基于地理信息可以快速实现人口、法人、规划、国土、公安、交通、城管等各部门多源数据的融合,形成“部门一张图、行业一张图、综合应用一张图”的数据资源整合及应用机制。这既能为规划建设、政务管理、社会服务等提供决策支撑,又有利于培育新业态、营造新环境,激发新活力,形成新动力。地理信息智慧应用涉及各部门各行业,因此需要我们用“创新发展、跨界融合、协作共享”的思维来建设和应用GIS,将地理信息深度融合到各个专业领域,为其提供精度高、范围广、现势性强、分析智能化的服务。
 
温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副院长徐刚
 
温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叶显国作论坛的总结讲话,表示温州市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和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重要举措之一。2015年7月,随着“数字泰顺”地理空间框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历时8年的温州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全面完成。2018年,我们已经步入“十三五”中期发展的轨道。温州市规划局(温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将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提出的智慧城市发展建设要求,立足地理信息时空基础,构建智慧时空创新理念,助力温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建设,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加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拓展与更新,落实“数字温州”地理空间框架应用与升级,深化应急测绘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与运维,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繁荣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温州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系统构建我市五大发展生态,加快温州国际时尚智城建设,需要全市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相互协作,携手共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全市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乘着国家深化改革的东风,温州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必将掀开历史新篇章。
 
温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叶显国副局长
 
本次论坛的圆满结束对推动温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对温州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加快温州市时尚智城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打造魅力温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