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时代社会治理需要新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激发社会活力、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对未来社会治理发展和创新所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新时代发展征程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发挥党的统领作用、构筑共建体系,加强参与平台建设、汇聚共治力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共享成果。
发挥党的统领作用,构筑共建体系
通过充分发挥党的统领作用、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加强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构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机体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基础。
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近年来,武汉市在加强和改善各级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领导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效提升了各级党组织的统筹谋划和组织领导能力。在复兴大武汉的新征程中,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整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不同党政部门社会治理的职责权能、改进和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发挥统领作用、不断增强政治引领,是各级党组织在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方面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落实各级政府部门的主体责任。“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加强和改善各级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同时,必须落实各级政府部门的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近年来,武汉市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发挥治理职能,努力搞好公共服务、优化公共管理、保障公共安全,稳步提升了社会治理工作的水平。在拼搏赶超、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中,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社会治理的主体责任和主要职能,建立权力清单、完善分工协作、强化责任追究、提升服务效能,提高各级政府部门社会治理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和关键。
加强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有效引导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武汉市积极倡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加强政治领导、构建组织网络、强化统战工作等途径,使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社会结构不断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治理环境和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思路,激发社会力量活力,鼓励和引导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广泛参与、积极尽责的良好局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加强参与平台建设,汇聚共治力量
通过加强网络参与平台建设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广泛汇聚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力量,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抓手。
加强网络参与平台建设。加强公众参与平台建设,畅通信息公开和民意表达渠道,是新时代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加强网络参与平台建设,是人民参与权利的重要保障。武汉市通过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利用“三微一端”新平台,推进虚拟机构的实体运作,为社会公众与政府部门间的沟通和互动搭建了桥梁,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水平。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加强网络参与平台建设,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提高数字治理能力,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又一挑战。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城乡社区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基础,其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地,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是新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武汉市通过完善网格化管理,深化“三社联动”,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如何进一步充实资源、拓展服务、优化管理,增强基层社区的对话协商、问题处置和矛盾化解功能,提升基层社区为群众提供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多样性,促进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还需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共享成果
通过加强社会治理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的保障。
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保障和有效模式,加强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构筑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覆盖广泛、保障有效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
近年来,武汉市坚持尊崇法治,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破除治理难题,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的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行业公共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制度,切实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改革发展的成果却没有很好地惠及基层群众,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治理成果的核心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武汉市围绕提升市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社会事业,逐步完善就业社保和社会救助体系,不断促进公共服务均衡优质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还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兜住民生底线,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作者徐增阳系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张磊系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