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逢盛事,佳节迎贵宾,扶贫筑小康,文化育和谐……”2月27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2018年春节农民狂欢月东山片第六届文艺汇演在西邑乡举行,活动由隆阳区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隆阳区“三区”人才服务总队主办,西邑乡承办,丙麻、瓦渡、水寨乡协办。
开幕式
龙狮闹春
领导颁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此届东山文化艺术节以“唱响东山共筑小康”为主题,东山片西邑、丙麻、瓦渡、水寨四个乡镇精选12个节目进行参赛,节目以音乐、舞蹈、戏剧、杂技、小品、相声等艺术形式为主,充分展现其地域特色。
扶贫工作节目
艺术节旨在通过打造具有乡镇特色、民间文化、风土人情的优秀文艺节目,展现隆阳区东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新风貌;如今已连续举办了六届,对树立东山片区品牌形象,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千余人群众观看演出
群众观看现场
活动中,西邑人民政府乡长王学成介绍,一年来,西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乡各族人民,以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创了“经济工作抓产业,美丽乡村抓亮点,平安社会抓稳定,工作方式抓创新”的工作新格局。集镇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逐步改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强基础、上轨道,奋力开创了全乡繁荣进步的新局面。2018年,该乡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对西邑的工作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生态化进程,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奋力开启新时代西邑跨越发展新征程。
“爆竹声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西邑”,东山片四乡镇齐聚西邑,共歌舞、大联欢。拥抱着春天是美好的,因为它寄语了我们一年的希望与憧憬。一首动听的《西邑等你来》拉开文艺汇演的序幕。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强大的中国在崛起,城乡面貌日新月异,青山绿水、花红柳绿、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他们都带着一种美,那就是“中国美”,水寨乡带来的舞蹈《中国美》跳出了魅力隆阳,和谐水寨水墨画的内涵。
劳务输出是把双刃剑,在搞活了家乡经济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支特殊的人群,他们就是空巢老人。空巢老人交往难,空巢老人上街难,空巢老人看病难,是谁给这群孤独无助的人群带来生活的阳光呢?西邑乡带来的方言小品《签约》演绎了农村医疗改革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设立救治绿色通道,签约医生精准服务的内涵。
生活在瓦渡的傈僳族人民非常的勤劳善良勇敢和智慧,她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的美好,用美丽舞蹈来赞美咱们美好的生活,由瓦渡乡为大家带来的傈僳族舞蹈《傈僳欢歌》舞出了瓦渡傈僳人民的新生活。
“圣鸟”孔雀寓意深远,自古以来,傣族人便视孔雀为善良、智慧、美丽和吉祥、幸福的象征。看,傣族人民聚集在一起,敲响大锣,打起象脚鼓,跳起姿态优美的孔雀舞,歌声中呈现出丰收的喜悦气氛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由丙麻乡带来的傣族健身操《雀之舞》跳出了新时代傣族人民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
现今扶贫工作在全中国已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并将于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的群众,尤其是贫困户们,有了新房子,脱贫有了好路子,脸上有了新面子,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我们基层干部的辛劳付出,由水寨乡演出的小品《精准扶贫》为大家呈现在基层干部扶贫路上的一个小片段。
悠悠的东河水,从西邑流过,哺育了家乡。川流不息的云保线像玉带一样寄在西邑的腰间,勤劳的西邑人,在党的领导下,把幸福忙,把幸福唱。原创歌舞《西邑是我家》唱出了人民群众对家乡的挚爱。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情!走过千山万水,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景,最亲的还是故乡的人。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今日的瓦渡,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让我们一起走进瓦渡这个美丽的地方!快板《夸夸咱们的新村寨》说出了瓦渡新村寨的新变化。
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会唱歌、跳舞,每逢节日或喜庆之事,他们都会举行打歌表演,芦笙吹起来,三弦弹起来,围成一个圈尽情地唱,尽情地跳,唱出民族大团结,跳出幸福大美丙麻,抒发美好生活新向往。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朴、粗犷的风格,最能表达他们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苗家新年打歌》跳出了苗族人民群众心声。
巴乌是种有故事的乐器。传说是用一对历经磨难终于在一起幸福生活的恋人——姑娘梅乌、小伙子巴冲二人的名字撷首去尾取的名字。巴乌独奏《傣风神韵》演绎了傣族人民的朴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育均衡的春雨洒遍了神州大地,同一群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聆听同一个声音,享受同一种资源。但是,他们却拥有不同的生活。小品《两个保温饭盒》叙述了山村孩子为了能够照顾好生病的母亲,上山采草药购买2个保温饭盒,最后学校老师为其解决后顾之忧的故事。
丙麻乡老南村是阿佤人民的故乡,也是保山市委赵德光同志的扶贫挂钩村,那里曾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各项扶贫政策如春雨甘露洒向了阿佤山的村村寨寨,如今老南旧貌换新颜,化茧成彩蝶!阿佤人民感恩党,铁心永远跟党走。《阿佤新歌唱老南》歌唱了各级领导为老南村精准扶贫,“六出奇计”助力老南村脱贫攻坚,带领老南村走出贫困发家致富化茧成蝶的真实故事。
由中国移动隆阳分公司表演的《引领信息时代的移动人》,详细解说了信息科技为人们生活带来的各种方便。
西邑乡四个村的村民们组成的龙狮队为大家表演的《龙狮闹春》,舞龙和舞狮人凭借着娴熟的技术,耀武扬威的雄狮在奋力的采青,时而静如灵猫伺鼠出穴,时而动如猛虎擒羊,时而兴高采烈,时而愤恨发恶,锣愈击愈紧,鼓愈敲愈密、人愈翻愈险、狮愈跳愈高,踢跳翻蹬、立卧滚抖、勇猛憨厚,造型各异,随乐起舞,舞狂乐沸,观看群众盛赞精彩、过瘾。
“过年刚刚搬进新家,土坯房变成了现代化的水泥房,感谢党委、政府给我们一个舞台共同庆祝脱贫后的喜悦。”西邑乡村民王舒亮在观看文艺演出时说,以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家里种了12亩桑树,养了4头牛,9头猪,30多只鸡鸭,一年家里能够收入10多万块;穷不怕,只要有思想和勤劳,紧紧跟着新时代走,一定能够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