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017年,黄师学子在学习考研、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各类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奋发有为,展现出青春风采,贡献了青春力量,涌现出十大魅力学子。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特推出魅力学子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谢均霞:前路漫漫何所惧万里霞光浸落晖
谢均霞,女,湖北十堰人,中共党员,我校体育学院2013级学生,黄师之声广播台常务副台长,体育学院分团委副书记,班级学习委员。她曾获“十佳女生”、“三好学生标兵”、“2016年度魅力学子”等校级荣誉,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终身学习,全面发展
谢均霞就读的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提到学习方法,她谈的最多的是“分阶段学习”和“做好规划”。大一时,她延续了高中时的学习状态,丝毫不松懈。“凌晨五点,鸟儿们刚醒叽叽喳喳的叫唤着,我却刚刚睡下。时间总归是靠挤出来的,白天不够用时便从夜晚偷一点来吧!”她笑着说道。
大二大三时除了要保持自己的成绩,作为分团委副书记的她还要将个人一部分精力献给学生会。“合理安排好每一天,该做什么的时候就把什么事情做好,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做事效率。”这是她最大的学习心得。“你学习时会完全沉浸在个人世界之中吗?”面对记者的提问,谢均霞的反应像被说到心坎上一般:“高中时如果我正在写作业时朋友打扰我,我会揍他。”看似凶狠狠的一句话经她讲出来,却是满满的俏皮可爱。
全面发展,掌握多项技能是谢均霞对自己的要求。大学四年间,她不仅擅长乒乓球、羽毛球和篮球等各种球类运动,对健美操、体育舞蹈和瑜伽上更是格外“钟情”。她说,瑜伽是她自大二以来唯一一门还没结业的课程,她会一直坚持着学下去。
出于对电影文化的喜爱,她还扩展学习了“美术赏析”和“电影文化”两门课程。最打动她的电影是《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除了影片平稳的基调、精致柔和的画面和轻松浪漫的氛围,更令她难忘的是剧中的一段台词:“我们虽然和Alice一样,发出同样错误的频率,很多人都听不到……虽然很痛苦,但这并不代表是寂寞!”或许这句话就是谢均霞的心声,每一个心怀梦想的的人难免会有被人不认可的时候,但这丝毫不能阻碍他们扬起风帆,继续起航。
心向朝阳,勇于实践
说到体育学院,一般人很难与广播台联系起来,而谢均霞就是一个这样特别的体育生。大一刚进校园,她就加入了学校广播台的新闻组。说起这个“特别”的爱好,谢均霞说,很大程度上是受爷爷爱听新闻的影响,加之自己是个“声控”,便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要加入广播台。进台以后,同为十堰老乡学姐学长的细心指导更是增加了她对广播事业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促使她日后成为了广播台的常务副台长。但这样的热情始终没有随着后来的离开而减少。现在作为十堰市某初中的老师,在她的建议和组织下,学校的广播台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发展起来。
作为校分团委副书记,她有幸加入了我校第一届“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的学习工作。回忆起这段时光的学习,谢均霞感触颇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自己也会受到激励。”这是她对这段经历的总结。长期的实地考察工作开阔了她的眼界,众多的交流讲座更是对她思想的洗礼。“它使我坚定自己做事的底线和原则,远离社会上的各种不好的诱惑。”这是她最大的收获。
由于开学时申请了助学贷款,为减轻爷爷奶奶的经济压力,谢均霞大一时便开始做兼职。从最开始她自嘲为“七块五一小时的廉价劳动力”的街头发传单工作,到顶着烈日在遗爱湖做某品牌的矿泉水推销员,再到加入“辅培班”教五年级数学,直到成为现在的拉丁舞和瑜伽教练,她的兼职生涯被调侃为漫长的“阶梯式上升”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谢均霞用四个字总结了她的工作感受:“相互尊重!”
作为谢均霞的班主任,柳志生老师说:“她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纪律性和自律性非常强,良好的组织能力也使得她在校团委的工作做得十分令人满意,她能够克服家庭带来的相对不利影响和个人能力素质在各个方面的发展,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
心怀梦想,为爱起航
热心公益事业也是谢均霞的“常态”,尤其是对孤寡老人的关注。自加入学生会以来,她就多次组织大家在周六参加敬老院活动。当记者问及她如此热心公益的原因时,她说,主要因素是自己家庭的特殊情况使得自己与爷爷奶奶的关系格外亲切,高中和大学生涯里一直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关怀和帮助,这也使得自己心中一直有“感恩和回报社会”的情怀。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她的心被这些默默地支持和帮助感动着、温暖着,日子久了,便下定决心去做点什么。
由于家庭的某些变故,使得谢均霞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的关系十分亲密。每天给老人打个电话问个好报个平安是她的必修课。爷爷爱吹口琴,她总不忘常夸爷爷的技术好。因为在外求学,怕两老寂寞便买回小狗陪在他们身边,还买回许多花花草草让爷爷打发时间。“老人的要求很简单,他们要的不多,有时一个简单的问候就能使他们十分满足。”这是提及二老,谢均霞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周末两天假期,她总会陪在爷爷奶奶身边,和奶奶一起摘菜做饭,陪他们在公园散散步……为了能陪在他们身边,为考研备考很久的她在考试前一个月突然选择了放弃,最终决定回到十堰的一所中学教书。
教学过程中看着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孩子们,她总是采取鼓励态度。“初中本就是个做梦的年纪,我至今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当记者问到,“你现在的理想是什么?”谢均霞给出的答案是:当好老师,做好本职工作,继续考研!之所以重拾考研的梦想,一方面是由于教学过程中发现需要扩展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经历了一年的工作在许多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考上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记者问及工作之后对“陪伴”的重新定义时,谢均霞说,“现在我明白陪伴不只是守在某个人的身边,而是给予他们关怀,让他们知道你一直都在,给他们安全感就像你曾经从他们那儿得到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