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相信“吃肉不如喝汤”,像大骨汤、乌鸡汤、羊肉汤、蛋花汤、菠菜豆腐汤、小鸡炖蘑菇汤……成了餐桌必备,补钙要喝,感冒要喝,身体不好也要喝……但是汤里所含的营养物质少之又少,远不及原料本身。GGG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营养有多少
事实上汤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有营养,汤里的营养主要从蔬菜、肉以及多种配料中所得,因此汤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鲜味氨基酸、脂肪和矿物质等养分,这是因为在熬煮的过程中少量养分会溶解在水中,总而言之,无论怎么煲汤,精华还在肉里,而不是汤里。同样,鱼汤、鸡汤、鸭汤,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浓稠鲜美长时间烹炖的骨头汤,最补的其实是——脂肪。
见
遇
蛋白质
01
肉中的蛋白质种类很多,在炖的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溶到汤里,包括蛋白质在内的绝大多数营养成分还是保留在肉中。
见
遇
氨基酸
在长时间高温炖煮的过程中,肉和骨头中的一些蛋白质发生水解,会释放出氨基酸,它们和原料本身中的一部分氨基酸会一起进入汤里。
02
见
遇
钙铁锌等
矿物质
03
骨头中的钙是以磷酸钙的形式存在,几乎不溶于水。就算经过长时间煲汤,汤中的钙还是少得可怜,铁、锌等矿物质也会一直缩在肉中,很少会进入汤中,即便你炖的再久。
见
遇
香味物质
骨头和其他的一些煲汤的食材还含有肌苷酸和鸟苷酸,在炖煮的过程中会跑到汤里,被称为肌苷酸钠、鸟苷酸钠,我们所说的“呈味核苷酸”。另外,在长时间加热中,一些游离的氨基酸与汤中的糖发生反应,生成香味物质。这些来源不同的风味物质在一起,为汤带来了浓郁的鲜味,但实际和营养并没有什么关系。
04
见
遇
其他营养
物质
05
肉中的营养成分是固定的,在煲汤过程中并不能产生新的营养成分。肉中的维生素本来也不多,经过长时间炖煮,会有相当一部分被破坏。
总的来说,一碗成功的白色浓汤里脂肪和风味物质很丰富,但是蛋白质和钙等营养成分不值一提。经过长时间“煲”出的汤品还是高嘌呤的食品,经常喝还会提升痛风的风险。
怎么喝汤才更健康?
①
汤水最好是要清淡一些,尽量少放一些盐,因为盐放多了,还会导致血压升高等健康问题。
②
肉类煲汤之前,最好要先焯水,有助于降低食物的嘌呤含量,尽量减少嘌呤摄入。有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人,要少喝汤或不喝汤。
③
汤不需要熬煮太久,以免含有大量的高嘌呤,长期摄入会增加痛风的风险。
④
撇去“浮油”再喝汤,浮油都是脂肪容易导致肥胖等问题。
⑤
喝汤一定要吃“料”,汤里的鸡肉、鱼肉、猪肉别浪费,因为营养都在“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