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大臣收受贿赂被判死刑,他却自承想要谋反,皇帝果断将他赦免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3-20 19:18:22

 在封建社会,做皇帝的说出的话是坚决不能够反悔的,哪怕说的是错的,都不允许有人提出质疑,当然明君除外。但是一般情况下皇帝如果不喜欢谁,随随便便就找借口把这个人处理了,谁都不敢说二话,想伸冤都没人敢受理,"伴君如伴虎"说的就是这个理。所以在皇帝身边做侍从的人或者受宠的大臣,要有多于常人的心眼,还要打起精神察言观色,对皇帝的所做作为没更要有一个精准的揣测,是不能长期陪伴皇帝左右的。DDD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其实很多时候,这种人都不是什么好人,属于"佞臣"或者"奸臣",但是大多数皇帝却离不开这样的人,有这样的人在经常在身边说奉承的话,心里总是有些舒坦的。只不过一旦触碰到了皇帝的底线,那迎接他的轻的是杀头,重的就是抄家灭族之祸了,不管多受宠皇帝发出的指令都不会因为他和皇帝的交情被改变。不过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大臣,因为贪污受贿被判了死刑,他却在行刑之前告知康熙其实他是想谋反,康熙非但没杀他竟然还赦免了这个人,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改变了康熙的主意呢?
 
广告
 
锂电池钛酸锂电池天康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
 
他就是康熙朝的重臣纳兰明珠,出生于满洲正黄旗叶赫那拉氏。刚开始是正六品的蓝翎侍卫,后来升到了内务府郎中,之后一路平步青云做到了内务府总管、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以及太子太傅等要职,升迁速度赶得上火箭的速度了。康熙五年任学士时开始参与国政,做了兵部尚书之后颁布教条训练士兵,得到了康熙的赏识,之后康熙皇帝就更加的器重他。
 
公元1668年,淮河流域发了大水,淹没了很多的良田,康熙派纳兰明珠去治理水患,他很珍惜这次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水患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康熙因此提拔他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当时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三人手握重兵,在各自的属地做着名副其实的土皇帝,深深威胁着清朝的稳定。康熙想撤藩又担心这帮人合伙造反,后来因为尚可喜和吴三桂政见不一闹了矛盾主动要求撤藩。
 
吴三桂和耿精忠也是人精,得知此事以后怕皇帝怀疑他们的忠心,也说同意撤藩。其实康熙皇帝比谁都清楚,这几个人表面上说愿意接受撤藩,实际上是在试探清廷对他们的态度,如果康熙命令撤藩,他们造反的可能性很大,清朝自建立以来就一直在平定内外,长期征战缺乏修养生息,如果这时候三藩造反,于清朝很不利。康熙找来明珠和索额图商量此事,明珠赞成撤藩,而索额图一直看不上明珠对于他的意见肯定是反对的。
 
在明珠的支持和策略下康熙同意撤藩,结果三藩果然起兵造反,索额图对此得意洋洋,在康熙面前诋毁明珠,说这全是明珠之错,康熙不满索额图的态度,对明珠愈发的器重。后来还让他掌管吏部加封太子太师,在清廷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珠仗着皇帝的宠信忘乎所以私底下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连太子忌他三分。康熙了解到他的所作所为打算除掉他,刚好就有大臣看不惯明珠出来弹劾他。
 
康熙顺势把明珠抓进大牢,准备杀了他。身处监狱明珠忽然清醒的认识到康熙对他是真的动了杀意,但是他不甘心就这样死去,开始想办法自救。经过深思熟虑,他像来探望他的部下说让部下举报明珠意图谋反,部下对此非常不解,这不是罪上加罪吗?谋反可是要诛九族的。明珠坚持这样做,部下不好说什么就告诉康熙明珠谋反之事,康熙震怒之下命人彻查此事,要揪出明珠的同伙。
 
不过调查了好一段时间,压根没有查到任何关于明珠造反的蛛丝马迹,很多大臣也上书力保明珠没有造反,康熙才明白这原来是明珠的自救之术。但是如果此时承认明珠造反就有可能把力保明珠的大臣也要杀掉,而索额图在明珠入狱的这段时间上蹿下跳高兴的不得了,如果没有明珠牵制索额图,索额图在朝廷一家独大,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鳌拜,此事康熙万万不能忍。
 
权衡利弊之下,康熙赦免了明珠,让他官复原职,但是从此以后他也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唯一的作用就是牵制索额图。而明珠之所以兵行险着让人诬告自己谋反,主要是在于他把康熙的心思揣摩透了,知道如果没了他朝中就没有了能够制衡索额图的力量,而康熙是坚决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可见纳兰明珠的心机和智慧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编辑:DEF168BBB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