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不断有人将俄军当前在俄乌冲突中采用的作战方式,与美军近年局部冲突中的表现进行对比,甚至嘲讽“俄军还在重复50年前的战术”。
老司机想说,这种对比属于不顾实际情况的“刻舟求剑”。美俄在冲突中选择不同的作战模式,不但与其军事思想有关,更多还是受制于整个国际环境。
回顾美军近年来在历次局部冲突中的表现,通常都是以先进战斗机和巡航导弹的大规模空袭拉开序幕,在摧毁了对手的指挥和防空系统之后,再从容地出动地面部队,借助空中力量的掩护打扫残局。
然而美军能这样做的前提,首先是不受攻击时间的限制。无论是海湾战争还是后来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北约空袭南联盟,美国凭借全球头号超级大国的地位,可以肆意发动长时间的空袭而不需要顾虑外界的反应。
美国在局部冲突的空袭通常会持续相当长时间
例如海湾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空袭阶段从1991年1月17日一直持续到2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从1999年3月24日一直持续到6月10日;阿富汗战争,大规模空袭从2001年10月7日延续到11月中旬……
然而这次俄乌冲突中,俄罗斯根本不可能获得如此充裕的时间发动空中打击。从24日至今才过了仅仅4天时间,西方对俄罗斯的各种反制手段就已经接连而至。应该说,俄军对此有非常清醒的认识——美军“以空制地”的套路注定走不通,面对必须争分夺秒的窘迫现实,俄军还不如重拾当年苏联的大纵深突击理论。
在侵阿战争中,苏军用一周时间基本完成了对阿富汗的军事占领
其次,相比阿富汗、伊拉克等美国在局部冲突中的对手,乌克兰是一个面积达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并拥有大量的高价值战术和战略目标,想要单纯依靠空中打击将其摧毁,俄军不但在时间上耗不起,而且需要的精确制导武器数量也将是天文数字,远远超过了俄军的承受能力。
事实上,单纯空袭的费效比远没有宣传中的那么理想。北约空袭南联盟期间,先后扔下2300枚导弹和上万枚炸弹,但空袭结束后,南联盟军队仍有大批重武器被成功保留下来;伊拉克战争期间,面对残破的伊拉克军队,英美联军也投掷了近千枚巡航导弹和1.7万枚精确制导炸弹。
各种因素相加,使得俄军不得不使用数量有限的“口径”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以及俄空天军战机发射的精确对地攻击武器对乌克兰部分重要目标发动空袭后,在没有完全掌握制空权和战场电磁控制权的情况下匆忙展开地面战。
这是俄军的悲哀,但也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