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据急剧膨胀的时代。JJJ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据国际数据中心公司的报告:2020年以来,全球数据存储量年增长率将维持在50%左右,到2030年全球数据存储量将达到2500ZB。
从互联网行业崛起至今,数据逐渐覆盖了几乎所有行业领域,是社会的整体走向。而我们的确通过庞大数据的「量的积累」,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可能。生活行为轨迹被数据化,形成粗细不一的数据颗粒汹涌袭来,海量的数据大大超过了处理能力的上限,使我们陷入到了被数据包围的一个个窠臼中。
有专家分析指出,若信息技术仍渐进式发展,则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将远远落后于指数增长数据量。
海量数据若不能加之治理,就等同于“一锅乱炖”。而超负荷的渐进式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是指数型的增长。
2020年一场疫情,数字技术不断催化和升华,如今数据带来的经济效益愈发明显,特别是「金融数据资源」呈现爆发式增长。这其中,数据使用权和所有权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激化。
有专家提出,经济井喷式发展都和数据处理的变革密不可分。眼下,数据治理格局迎来重塑,挑战与平衡就摆在我们面前。
1
不可否认,新技术的出现为商家制定了更加精准有效的营销策略、使零售商可以实时掌握需求并迅速做出应对、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精准服务。但同时引发的「数据缺失」及「数据质量」问题影响技术应用的效果,消费者的敏感信息被暴露在开放网络环境中受到侵害。
益于无数庞大的数据以及运算分析,经济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节奏。但如果数据治理依然被搁浅,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数据侵害隐私安全的问题,就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2019年,英国ICO宣布其拟就英国航空违反GDPR的行为对其处以1.83亿英镑的罚款。ICO的罚款源于英国航空牵涉的一起网络安全事件,在该事件中,访问英国航空网站的用户流量被导向了一个欺诈性网站,大约50万名消费者的姓名、邮件地址、信用卡等信息遭到泄露。
可以说,数据治理,刻不容缓。
在2018年,因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生效而被称为「世界数据治理元年」。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等为代表的全球发达国家已经展开了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新一轮信息化发展战略。
由此,「数据治理」、「数字安全」等关键词不断涌现。
回视中国,2019年5月发布《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个人信息、国家重要数据和企业数据资源均囊括其中,形成了“狭义数据安全”(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广义数据安全”(避免因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使用给个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的复合结构。
2021年以来,《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为国家重要数据保护和各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提供了依据,标志着我国在数据安全领域有法可依,填补了数字社会重要的法律板块。
就在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要全面加强数据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和隐私前提下推动数据有序共享与综合应用,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有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特别强调,建设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架设安全泛在的金融网络,布局先进高效的算力体系,进一步夯实金融创新发展的“数字底座”。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引发新生产力的增长,促进金融血液的循环与润泽,不断为经济增添新动能。
2
诚然,金融数据治理离不开科技的赋能。
以数据驱动提高金融机构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核心竞争力,是数据治理的发力方向。正如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所说,如果说过去的增长模式是要素投入型的,今天以及之后要变成一个创新驱动型。
目前不少金融机构已将数据治理提升战略地位。包括银行、保险、消费金融在内的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不断提速,且纷纷确立了数字化战略。
数据治理、数据安全并不是“知情同意”的简单落地,而是涉及数据从收集储存到加工处理,再到使用转让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中涉及机构前中后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打通。
对于消金机构而言,大部分用户都是银行不曾触及的“长尾客群”,更依赖客户信息做出信用判断。由此,数据安全就成了连接业务发展和合规经营的两端。在消费金融行业,消费金融机构更应该以身作则,保护消费者权益,有效进行数据治理,让数据更安全、质量更好。
针对数据所带来的隐患问题,不少持牌消金已开始在数据治理上下功夫。其中,马上消费作为坚持自主研发、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的代表之一,已在数据治理方面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协调一致”的数据治理业务体系,能够有效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全面支撑零售金融场景数据赋能。下一步,将不断朝着长效的数据治理机制、规范的数据标准管理体系、完善的数据质量管控体系、可控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高效的数据应用体系、稳定的技术支撑体系6大目标快步迈进。
马上消费不断将自身数字科技能力赋能于更多的行业领域,助力普惠金融发展。据了解,其已形成“1个基础保障+2个主线+1个闭环管理机制”的数据治理路线,致力于为各大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数据治理平台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政府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其还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正式达成合作,双方将在人脸识别安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开展合作,整合人力、技术等资源,形成综合研究、优势服务以及创新合力的新局面,切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诚然,无论是监管层面、金融机构还是科技公司,数据治理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数据治理中寻求更加高质量的动态平衡是关键,而高质量的动态平衡背后,一定更加高水平的持续投入。
眼下,数据治理格局被重塑,挑战与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无论是个体、业态乃至整个金融业,要不断加大科技的投入,从数据的消化与治理、数据安全、数据提质等多个维度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竞争力,进一步激活数据服务创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