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雇佣人生》寓意是什么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7-28 11:49:24

 日本短片《你不是一个人》​就致敬了这部阿根廷短片,不过相比《雇佣人生》,它所表达方式及传达的内容更为明朗更加温柔,主要体现在色彩和符号的圆润度上。DDD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但如果在这样和谐的色彩里面,人们依旧读出了不适心生抵触,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短片所构建的“理性且完全公正的社会”是否真的没有攻击性,我们所提倡“人人都有价值”的完美世界又是否合格?
 
人类创造意象图式不是为了被定义,而是为了方便表达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理解实验短片的“意象图式”。
 
“图式”跟“意象图式”是两个概念,按照康德的解释,图式是联系客观实在的感性认知与纯粹的概念化,这也是为什么实验短片特别喜欢用“图式”构成,因为它强调感性认知,它更符合主观世界倾诉的基调。但这里要值得注意的是皮亚杰认为图式是动作的结构与组织,所以它存在“同化”和“顺应”这两个步骤。
 
在这部作品中,其实更多倾向于“顺应”,一个是因为它不在原有的图式上产生新理念,也就是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摄取到“人代替或成为了工具”这条信息;另一个是它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拟人化可以说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如又在打架的汤姆和杰瑞,即使到了现实生活,我们可能也会支持动物是有语言的(科学说法没有);但“物化人”却是一件困难且罕见的事情,因为它必须达到三个条件,第一是制造主观世界,第二是图式化,第三是不具有沟通能力(即社会性)。
 
第三引出来的就是“意象图式”,在认知语言学领域里面当中,意象图式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它强调了语言也是一种符号,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动觉意象图式,直白点说就是它是重复的但它也是发展的(语言会根据人的需要不断完善)。
 
在这个认知上,我们可以先把《雇佣人生》分为三个语域,第一语域是家,第二语域是工作空间,第三语域是家,从空间上来说,其实一三语域是相同的。柏拉图认为人与动物都同样生活在一定空间与时间限度内的物理世界,但动物只能活在当下既定的物质世界,而人类是可以有抽象的概念并发明各种符号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有限的存在,但短片里的“人”放弃了这种可能。所以观众才会在没有边缘图式的情况下仍然感觉到了不适,因为作品传达的正是“被压抑的创造”。
 
意象图式其实是我们为了方便理解抽象的世界而相对统一的概念,也可以理解为它本身并不存在,它是被创造出来的,但短片却把人类所创造的图式作为代替人的工具,这里就等于里面的世界在漠视人的“社会性”及“存在意义”,人不是目的而是工具,这也是作品发出警示的部分。
 
前面之所以把它分为三个语域,是为了强调“进出”这个行为,从而引出短片隐藏的线索即时间。
 
短片的进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位移”,一种是“路程”。假设家到公司为a,公司到家为b,a—b情况下是存在位移等于路程的(理论上),若换成a—b—a,位移则为0,影片的位移按着语域理解,就变成了重复性行为的未出发也就是无用功,不过在这部短片中,强调行为的不平衡和无发展主要还是通过经济关系(雇佣),这里的位移和路程其实更要强调的是“路径图式”即静态的path图式。
 
在这部短片中,路径图式的意义在于强调时间,时间是除了语言最能强调人“社会性”的手段,在这里时间和空间是重合的,也就是柏拉图所创造的“时空观念”在这个世界是不允许存在的,那么超越“现实性”的“可能性”也没有了,但是创造本身就是在挑战有限的存在,挖掘未知的可能。
 
所以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世界。
 
剩余价值的存在--发展的主要动力
 
路径图式(时间)其实还给了另一条线索“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这是作品完全不提及的部分,也是这个世界不在乎的部分,偏偏这个部分是促进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什么是剩余价值?那就是除去必要劳动时间外所创造的价值,但影片的人并没有剩余劳动时间,因为这个世界强调的是“整齐一致,人人都要有工作”,这是一条封闭的循环链条,如果剩余价值存在了,就会破坏这个世界所认定的和谐与公正。
 
这里就引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没有剩余价值的世界是合理的吗?第二,这个世界是理性的吗?
 
没有剩余价值的世界唯一具有可取性的是拥有了绝对公平,但绝对公平本身也不公平的,还不可能存在。
 
首先这是个劳作的世界,它强调“公平”,但它不拒绝生产,等于它有可能促进“创造力”。在一个绝对公平的世界里,创造力存在了,它解决的方案一定是压制或者放任它发展但不按照它的模式来设定这个社会规则,直白点来说就是不按劳分配。这里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社会能不能只考虑公平而不顾效率,可想而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越是平等地分割蛋糕,蛋糕就会变得越小,如果政策制度使得收入完全均分,一定会扭曲资源配置,这样的结果就是蛋糕没了,大家一起穷。
 
所以合理且能够发展的社会应该不是纠结如何让每个人都吃到蛋糕,而是想着如何让蛋糕变大,然后再去强调平等。如果没有经济发展的支撑,平等最多也是“共同贫穷”,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经济学家还是强调效率优先的基础上再兼顾公平,因为分配的前提是生产。
 
阿根廷之所以从“发达国家”沦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原因在于劳动生产效率(技术水平)长期没有提高,同时政府还举借外债用于经常性开支和居民福利。生产效率和人均资本存量高是和平稳定发达国家的主要特征,这个时候经济要发展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不断地创新。但创新意味着与短片所构建的“平等”出现了矛盾,这个时候选择哪个世界是更为理性的呢?
 
阿根廷的衰败就是最好的答案,所以这部短片很大程度是阿根廷人对自己(国家)的嘲讽与警惕。但故事又适用于任何国家,这也是短片能获得奥斯卡奖的主要因素--跨文化语境。
 
我曾经在b站的评论区,看到有人说这是一部各司其职、强调平等的作品?
 
这里的问题在于有人认为“各司其职,人人都有工作”是对穷人的补贴是社会的进步,但事实呢?
 
这里先谈一下我对印度种姓制度的看法,很多人认为印度最大的问题在于种姓制度,它是万恶之源,它剥夺了人发展的权利,导致社会阶级化更加严重。
 
这里引出的线索是社会流动性差导致了阶级分化更严重,但种姓制度的“社会流动性”真的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差吗?印度的种姓分为高种姓和低种姓,除了婆罗门,其他都是次种姓,高种姓在印度是不直接参与生产的,所以说社会的主要阶层还是以吠舍和首陀罗为主。
 
种姓制度跟中资产阶级的模式有点类似,它允许资本加持,也就是允许低种姓的人通过制造财富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间接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这种情况下,其实是会刺激社会生产力的,“财富”比“血缘”更容易让阶层人员流动。
 
从这点出发,有差别的分配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鼓励社会发展,只有差别分配存在了,剩余价值才有意义,所以种姓制度不完全扼制了人和生产力,它更大的问题在于宗教下的经济模式是僵化的(其实就是权利过度集中,这里不聊,与作品关系不大)。
 
回到短片当中,我们再来看待“各司其职和我们都是工具人”这个问题,跟印度种姓制度比起来谁的社会流动性更差呢?《雇佣人生》的流动性基本为0,这也是前面所提到图式意象“位移”的意义——也可以理解为分配失效,这种情况的“平等”离真正的平等更遥远。
 
康德说: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有些作品没有对话是表达技巧,有些作品没有对话等于没有语言,这部作品里面更倾向于后者。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这句话也等于“人是理性的动物”(更贴近作品所传递的理性--符号化)。希腊文里面的“logos”兼有“理性”和“言语”的意义,也就是西方哲学里面强调的人文主义应该是在“社会中(舞台)去强调人的意义和价值”,简单点理解就是我们还要在乎人际关系的发展与协调。
 
古代自然哲学家认为,言语在人类世界当中应该占据中心的地位,因为自然界不是一个无声死寂的世界,而是能够倾听和理解的世界(早期神学把语言当做一种超自然力量)。
 
在纯物质的世界里,我们是没有必要在乎物与物之间的联系,但从人的角度来说,沟通(言语)是必要的。按照《雇佣人生》所表达的“生存方式”,言语是可有可无的,因为无论怎么发展,人都是工具都是容器,爬不出局限性。
 
《我在底层的生活》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不只要你身上的肌肉、控制肌肉的大脑机能,还要你最深处的自我”,动物讲“深处的自我”吗?容器讲吗?它们不讲,因为它们没有完整的语言系统,但我们一定要讲,是因为这是表达社会身份最直接的方式。
 
离开了创造活动,离开了言语,人与动物的差别其实并不大。我们所生活的空间与动物的世界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应该是流动的,我们在服从社会的法则的同时,也可以不断发展出新的规则,和谐发展的社会应该是一个“远看静止近看活动”的世界,而不是一个“表面流动”的静态世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社会性这个特征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最明显的体现我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服务费。
 
人应该是万物的“灵”,而“灵”是允许创造的多样性,允许沟通的存在,人的本质就是一种无限创造性的活动。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而不是手段。其次历史证明劳动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所以尽管《雇佣人生》强调了“人的劳作”,但它还是却忽略了现实人际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真实性,那样的世界才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世界。
 
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20-07-28/14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