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镇叛乱、五镇称王,朝廷与藩镇之间打成了一锅乱粥。泾原兵变,朝廷被赶出长安;李怀光造反,皇帝被赶到汉中。NNN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于是,唐德宗以一纸罪己诏,昭告天下:自己错了、朝廷错了,你们都无罪、罪在朕一人。大唐皇帝的罪己诏,足抵百万大军。藩镇的骄兵悍卒们立即痛哭流涕、感念皇恩浩荡。
藩镇大兵们不打了,藩镇节度使就是想打也打不了。李希烈嚣张:我就要打;李怀光彪悍:我就不服;朱泚狂妄:我就要称帝。然后,藩镇大兵们就把这些不听话的节度使全给砍了脑袋,再把脑袋送给皇帝。
这就是人心的力量、这就是合法性的力量、这就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力量。但是,这个资源不能被一直滥用。一直滥用的结果,就是失道寡助、众叛亲离。
公元786年以后,大唐开始猥琐发育。唐德宗的主要任务就是攒钱,不管是正式税收还是节度使的贿赂,照单全收、能收尽收。皇帝攒钱的目的,是什么?唐德宗心中就是不服,我干不过你们,我儿子也能干过你们;我儿子干不过你们,我孙子也能干过你们。
于是,到了德宗的孙子唐宪宗之时,大唐又开始着手解决藩镇问题。而这时的大唐皇帝,终于能够干过你们了。
但是,这个“你们”到底是谁呢?在大唐皇帝看来,“你们”,就是那几个不听话的节度使。但是,节度使们,却在叫屈:听你的、我们乖,权力给你、地盘给你、军队也给你,看你这个皇帝如何收拾旧山河。
01.到底有那几个节度使最不乖
想都不用想:河北三镇,范阳、魏博、成德,这三个节度使就从来没乖过。大唐以无底线的绥靖方式结束了安史之乱,但是叛将成了节度使、叛军成了藩镇大兵。这伙人即便在战后好多年,还在尊安禄山和史思明为圣人、还在供奉这两个枭雄的牌位。
然后,就是平卢淄青节度使。为什么这个也不乖?不乖自有不乖的渊源。安禄山范阳骑兵,举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边军横扫大唐。但是,三镇边军的主力是范阳军,范阳军雄冠八镇之首,这是安禄山的最强王牌。平卢军在安禄山刚离开河北后,就直接造反了,要归顺朝廷。后来,大唐取道海上,把平卢军接到了山东。安史之乱后,这伙人也就没回去,在淄青这个地方形成了藩镇,也就是所谓的平卢淄青节度使。所以,渊源本质上说,平卢军也是叛军的一个分支。
再者,就是淮西节度使。大唐皇帝下罪己诏、大唐骄兵集体落泪。实力最强的淮西骄兵也不例外,大家还是心向朝廷的。但是,淮西太彪悍、力量太强,所以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就一直嚣张着非要打。能力越大责任未必就越大,但是野心一定会越大。李希烈不依不饶,非要猛攻大唐、玩命抢地盘。但是,李希烈手下的大兵们不想打了。这伙人一通合计,就把李希烈砍了脑袋、送给皇帝,然后大家一起归顺朝廷。但是,淮西藩镇这个造反基因一直存在,原因就是力量太强,所以无论谁当节度使,都不可能乖。
另外,还有两个节度使也不听话。
一个是剑南西川节度使刘辟。名将韦皋不仅建立了剑南西川根据地,而且一手打南诏、一手揍吐蕃。然后,就把剑南西川藩镇给打成了强镇。韦皋去世之后,部将刘辟留后,然后就拥兵自重、不听话了。
另一个是镇海军节度使李锜。先是贿赂太监李齐运,当上了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再是有钱之后就甩开太监直接贿赂皇帝唐德宗,之后就在浙西这个地方坐稳了位子。之所以不听话,主要是因为这里是大唐的财源。因为真有钱,所以就真不乖了。
02.大唐不再猥琐发育
要说骨头硬、有韧性,必须得说是唐朝皇帝。怂的时候就下罪己诏,那是因为实力不允许,所以必须猥琐发育。而一旦实力允许,大唐皇帝必须要在隐忍中爆发,一定会采取一些雷霆手段。唐德宗把四个节度使捆在一起打,所以德宗皇帝必须是一个猛人。唐德宗的孙子唐宪宗,则更是猛人,敢把天下节度使放在一起揍。
剑南西川留后刘辟,上表请封节度使。宪宗皇帝不允许,但退了一步,封刘辟为节度副使,节度使还得朝廷派。刘辟不满意,然后就主动挑衅,提出要兼领三川,唐宪宗继续不允许。一个上表请封、一个下旨拒绝,书面口水仗打完了,自然就是兵戎相见。
公元806年,刘辟割据西川、直接造反;天子震怒、举兵征讨。神策军将领高崇文,斜谷取道穿秦岭、千里破竹入成都,一顿雷霆暴击,就教训了西川大兵什么叫天子震怒。于是,刘辟被逼得投江自尽、平叛战争快速获胜。
西川战事刚平,镇海风波便起。镇海军节度使李锜,看到皇帝太彪悍。于是,故作姿态请表入朝,目的是以退为进、试探朝廷底线。但是,朝廷完全没底线,李锜上表入朝,宪宗立即批准,直接派李元素为镇海军节度使取代李锜。李锜见无法收场,便直接派兵攻打苏州、常州、湖州、杭州、睦州,以发生兵乱为借口,请求“暂缓入朝”。还没等皇帝表态,宰相武元衡就跳了出来:你李锜当初想入朝就入朝、现在不想入朝就不入朝,你把皇帝和朝廷当成了什么。于是,君臣同心,立即开打。
公元807年,朝廷先是下诏免去李锜的一切爵位,告诉浙西藩镇:你们的节度使要造反;然后诏命淮南节度使王锷为招讨处置使,举宣武、义宁、武昌、淮南、宣歙等镇的军队,一起去揍李锜。
李锜派兵攻打五州,但只有苏州和睦州得手了,其他三个州不仅没打下来,反而,派出的三名将军连同军队一起被消灭了。而这时候,朝廷的平叛大军已经压境而至。于是,还没等朝廷动手,镇海军就把自己的节度使李锜给活捉了,押送到长安、送给皇帝。于是,镇海李锜兵变再被霹雳镇压,大唐朝廷打出了威信。
03.大哥永远是大哥但大哥也有不得已
剑南西川和浙西镇海,这两个小藩镇都是小苍蝇。大唐要解决藩镇问题,必须得收拾大老虎。河朔三镇,才是真正的大老虎。所以,硬骨头的唐宪宗,一定要收拾河朔三镇。但是,大哥永远是大哥。别说三镇一起收拾,就是其中一个藩镇,朝廷也收拾不动。
公元809年,成德节度使王士真病死,其子王承宗上表请袭父职。唐宪宗肯定是不允许了,然后就是成德造反、朝廷平叛,一切都用刀剑说话。大太监吐突承璀,举左右神策军及河东、河阳、浙西、宣歙诸镇军队,一起讨伐成德。但是,这些军队加在一起也打不服成德镇。白居易说国家征讨当用将帅,你派个太监领兵算怎么回事,于是两次上书请求罢兵。其实,这跟太监不太监没啥关系,真正的原因是成德镇太强,朝廷打不动。
但是,王承宗也领教了宪宗皇帝的厉害,于是上表认罪,一是要向朝廷输贡纳税、二是由朝廷委派地方官吏。河朔三镇都是自治藩镇。所谓自治藩镇,简单说就是:藩镇不承担输送税赋的义务,自己收钱自己花;朝廷也不能干涉藩镇事务,自己选官、自己用。所以,此战虽然打了败仗,但朝廷也算把成德打服了,收回了部分控制权。
成德不算什么,河朔三镇的一哥是魏博镇。“长安天子,魏博牙兵”,天下就两种人最牛,一个是在长安的大唐天子、一个是在魏博的藩镇牙兵。魏博是真有钱、魏博也是真团结,所以撼山易、撼魏博镇难。但是,魏博却出了变故。魏博节度使田季亡故,其子田坏谏才11岁。所以,根本别指望一个11岁的孩子能镇得住魏博的骄兵悍卒。面对这个局面,朝廷采纳了李绛的策略,就是不封节度使、静待其变,等着魏博军主动归顺朝廷。
这个变,能出现吗?能。魏博是强镇,也是自治镇。但是,强镇和自治镇,也有自己的不得已。弱镇小镇好管,节度使一个人就能搞定。朝廷控制的镇,节度使也好管,因为节度使拿着朝廷的任命。但是,强镇和自治镇,面积大、军队多,所以节度使一个人搞不定。同时,谁也不拿朝廷的诏命当回事,所以节度使就得靠威望、靠能力控制藩镇。为了控制藩镇,节度使往往把军队分成左右两支,交到两名将军手中,也就是在内部实施分权。所以,朝廷要做的就是等,等没有统属的两军自相内乱,然后主动邀请朝廷出面接管。
没等多久,魏博的大兵就不干了。既没有节度使又没有节度使留后,还没有节度副使,六州几万大军守着一个11岁的孩子,算怎么回事。于是,既然朝廷不认命,那就自己选,魏博大兵们推举兵马使田兴为节度使留后。田兴肯定也有野心,但是他知道没有朝廷的任命,光靠自己的能力,肯定镇不住魏博大兵。于是,田兴赶紧上奏朝廷,请求朝廷派人来收拾魏博局面。
经此一事,大唐朝廷在将近半个世纪之后,终于接管了魏博藩镇。为了能够有效控制魏博,大唐朝廷一气委派了90多名官员,完成了权力洗牌。同时,也不能让魏博大兵们拿不到好处,朝廷任命田兴为魏博节度使,并赐名田弘正,拿出150万缗钱赏赐魏博大兵。此外,还要雨露均沾,唐宪宗又免去了魏博百姓一年的税赋,朝廷得争夺百姓人心。
04.不服就打一定要打到服为止
河朔一哥魏博搞定了,河朔三镇终于被朝廷撕开了口子。朝廷终于有了染指河朔的可能。但是,这时候,淮西节度使又出问题了。
还是那句话:大哥永远是大哥但大哥也有不得已。
淮西藩镇也是强镇、也是自治镇。可以,这种藩镇节度使可以非常牛、可以不听朝廷的。但是,你们也别指望借力朝廷的合法性资源。所以,淮西节度使的命运,一直很悲催。节度使李希烈被部将陈仙烈刺杀了。朝廷也惹不起淮西,于是息事宁人。既然你陈仙奇厉害,那就你当节度使,朝廷给你发任命。
但是,朝廷的任命在淮西不管用,节度使得靠自己的威信和能力。于是,没过多久,陈仙奇就被部将吴少诚给刺杀了。于是,朝廷继续息事宁人,任命吴少诚为节度使,还给封了个同平章事。只要你们不造反,你们淮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吴少诚死后,按理说就应该是吴少诚的儿子袭位。但是,根本就轮不到吴少诚的儿子,部将吴少阳(并非吴少诚的兄弟)就接管了淮西镇。
所以,当时形势就是:大唐朝廷因为节度使而遭遇统治危机,节度使同样也因为节度使而遭遇统治危机。自立的强藩大镇,节度使的命运往往都不会太好。
吴少阳死后,长子吴元济接管淮西。这时候是公元814年了,朝廷已经彻底收复了河朔一哥魏博藩镇。所以,也就有精力、有功夫,对付淮西这个南方一哥了。中间肯定是各种尔虞我诈的口水仗,但结果一定是兵戎相见。朝廷认为淮西不听话,淮西认为朝廷欺负人,说不到一起去,就只能开打。
开打淮西的时候,那个由从不乖到开始乖的成德节度使以及一直不怎么乖的平卢淄青节度使,也开始蠢蠢欲动。因为这些节度使早就形成了自我认同,节度使们是自己人,朝廷才是要防范的外人。为了阻挠朝廷出兵淮西,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军队焚烧了河阴粮仓,并派刺客前往长安刺杀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节度使竟能刺杀朝廷宰相,足见朝廷与节度使之间的关系已经激化到何种程度。
但是,唐宪宗不管,你们三个一起来,那就一起打。可能这又是一场三镇报团取暖地胶着站,至于鹿死谁手,谁也说不好。然而,李愬雪夜入蔡州,直接抄了吴元济的老巢,把吴元济从被窝里掏了出来。什么是大英雄?英雄顺应时势,大英雄要创造时势。所以,南方藩镇一哥淮西镇,就这样被大唐雷霆制服了。
05.节度使们全都变成乖乖猫
朕想诛杀者,李师道一人而已。
武元衡是宪宗朝的政府领袖,是唐宪宗削藩制藩的担当股肱。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竟然派个刺客就给暗杀了。唐宪宗自然不会饶了李师道。就是李师道磕头求饶,他这顿打肯定也要挨上了。
公元818年7月,朝廷五路大军出兵淄青。当年12月,魏博、义成两路大军接连击败李师道的军队,抓获平卢军兵马使以下大小将领47人。对于这些人,唐宪宗全部赦免,想回家的发给路费、想效力的留军参战。同时,唐宪宗发出消息,明白告诉平卢军:我就要杀李师道。
你李师道因为杀了宰相,所以肯定要挨打。但是,平卢大兵们,可不想跟着你一起挨打啊。于是,李师道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平卢军兵马使刘悟召集军中部将,召开前线军事会议,宣布反正归顺朝廷。支持投降朝廷的,全部留下、准备举事;态度暧昧的三十多人,就地格杀勿论、一个不留。随后,刘悟带着军队冲进李师道府中,把李师道和他的儿子抓了起来,然后割掉首级、传送京师。
平卢淄青被平定了、淮西藩镇被平定了、魏博藩镇主动投降,另外两只大老虎就是北边的幽州卢龙节度使(即范阳)刘总和成德节度使王承宗。
但是,唐宪宗太厉害,北收魏博、南平淮西,已经是打遍天下节度使无敌手了。于是,幽州节度使刘总赶紧上表辞官,把幽州藩镇全部交给朝廷,自己出家当了和尚,后被朝廷赐号大觉法师。
成德节度使吴承宗还是不服,于是唐宪宗组织了第二次针对成德的平叛战争。但是,第一次打不过、第二次照样打不过,成德这个大哥是真心不好打。但是,后来完全不用打了,因为王承宗死了。成德大兵推举王承宗的弟弟王承元为节度使留后。但王承元是个聪明人,他早看出来了:节度使就是一个高风险职业,在这个位置上的人都不会有好结果。于是,坚辞不受。但是,魏博大兵不答应,必须得让你们老王家当成德的大哥。王承元暂时代理节度使留后,立即秘密派遣使者,请求朝廷派人接管成德,反正自己死活不干。
但是,在大功告成之时,硬骨头皇帝唐宪宗却突然驾崩了。虽然宪宗没了,但是节度使总算全部收拾服了。
06.藩镇问题解决了吗
从来都不服而且已经不服半个世纪的河朔三镇,全服了。平卢淄青节度使和淮西节度使,也服了。至于其他的小藩弱镇,服也得服、不服也得服。遍观整个大唐天下,皇帝已经没了敌手、朝廷已经没了敌人。但是,藩镇问题解决了吗?
宪宗之后,河朔三镇再次造反,各地藩镇无论老虎与否、苍蝇与否,再次拥兵自重。乖乖猫的节度使,再一次“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谁都不服、更不服朝廷。
安史之乱后,大唐的问题是帝国内部高度军事化。
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几十万被高度武装起来的军队和高比例的武将官僚,就是这个系统的全貌。
藩镇是毒药但也是不得已的良药,节度使不听话也不温柔,但是他们能为朝廷控制住这几十万军队。而大唐皇帝却一直认知偏误,把这个系统问题简单看成了:节度使听话与否。
唐宪宗耗尽大唐财力,把节度使全都变成乖乖猫。他以为藩镇问题就能彻底解决。但是,那几十万高度武装的职业军人,却还遍布整个帝国。这些人已经实现了自我认同,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节度使的意志。于是,节度使仍旧不听话、仍旧不温柔,他们不会成为朝廷意志的代言,而只能是地方意志和军人利益集团的代言。所以,大唐的藩镇不仅不会解决而且会愈演愈烈。接下来,藩镇将向何处发展?藩镇割据将会发展出一个什么局面?这个结果就是:中原天下即将进入到一个新战国时代。http://www.dashoubi.org/news/shwx/2020-06-30/136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