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前,腊肉洗了一块又一块;屋外,场坝扫了一遍又一遍。春节临近,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雁落坪村村民柳玉云一刻也不愿闲着。333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再过几天,娃儿们都回来了,院子里刚好能停两台车。”一提起儿女们能把车开到家门口,柳玉云就笑得合不拢嘴,把房前院后拾掇得整整齐齐。
顺着柳玉云手指的方向,一条平整的水泥路向远方延伸。这是2019年底打通的“断头路”,一头连着雁落坪村,一头连着巴东县绿葱坡镇中村。柳云玉说,孩子们会开车顺着这条路回家。
雁落坪村是秭归县最西南端的一个小山村,与中村毗邻。虽然两村同处宜昌市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交界地,但经济受两地辐射不足,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雁落坪村驻村书记胡兵回忆,前几年,两个村的土路坑洼不平,车辆通行困难。“村民种的蔬菜吃不完又运不出去,好好的菜都烂在田里,看着心里着急呀!”胡兵说,“断头路”成为边界村村民便利出行和蔬菜产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2019年10月,宜昌市和恩施州经磋商后同时开工修通“断头路”,将边界村出山的通道全部打通,极大地方便了民众出行。
胡兵说,“行路难”的问题解决了,周边几个村发展产业的劲头也足了,大家打算开展产业合作,共建有机蔬菜基地。
雁落坪村和周边村的变化是宜昌市与恩施州加强边界村基础设施建设,合力推进区域扶贫的真实写照。
宜昌市与恩施州地处湖北西部,两地边远地区的边界村,曾因行政区划不同,区域间路、水、电等对接不深入,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脱贫难度大。
近年来,两地尝试冲破区划藩篱,推动基础设施对接,共同协调资源,互帮互助。中新社记者连日来走访发现,这种“跨界”互助脱贫新模式正在三峡库区宜昌市秭归县、兴山县和恩施州巴东县的边界村推广。
2019年夏天,巴东县溪丘湾乡遭遇了连续3个多月的干旱天气,水源严重不足,集镇和农村人畜饮水困难。
在兴山县的支持配合下,巴东县从兴山县田家坪水库引水支援溪丘湾乡,解决了该乡3万多人用水问题。
巴东县绿竹筏村2019年也遭遇了严重干旱,全村柑橘灌溉用水及人畜用水困难,需要接电泵水抗旱。
为支持绿竹筏村产业用电,秭归县电力部门在泄滩乡牛口村牵拉300米10千伏高压线,专门新增一个台区,向绿竹筏村接入380伏生产用电,有效解决了该村“饮水难”“灌溉难”的难题。
“边界村都是贫困村,是精准扶贫的重点。”秭归县泄滩乡党委书记刘磊说,三峡库区边界村山同脉、水同源,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发展,都有互补相融的需求,“跨界”互助脱贫、携手创富是必然趋势,也是长期目标。
据了解,除了三峡库区,宜昌市和恩施州还在武陵山区边界地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两地边界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涉及路、水、电、网4类共计64个,截至目前,37个项目完工,22个项目已开工,其余项目正在加紧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