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1月15日消息(记者夏震宇)1月15日10时53分,国内首个商业GNSS掩星探测载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GNSS掩星探测载荷由坐落于天津港保税区的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遥宇航)研制,能完成0-60km大气层及100-800km电离层探测工作,可为全球气象预报及地震预报提供原始数据服务。YYY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据了解,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十多名核心技术人员曾就职于航天科技集团,平均工作年限超过八年,具有丰富的星载载荷设计经验,团队于十一五期间开展GNSS掩星等基于卫星导航应用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曾参与国内几十个重点型号的研发,研制的星载GNSS掩星探测载荷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体积、低重量等优势,为后续组网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云遥宇航总经理李峰辉博士介绍,GNSS掩星探测载荷是利用地球轨道上“GNSS导航星座—地球—LEO卫星星座”之间的掩星现象进行地球大气测量的一种气象遥感技术,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先进的气象探测仪。它主要是用来完成气象的探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球的电离层探测,二是全球的大气层探测。它是一种可以连续探测到0-60km大气层大气的折射率、温湿压以及100-800km电离层电子含量、电子密度的气象探测仪。它的优势在于具有高的时空分辨率,可以同时完成地球多个区域的探测,完成从大气层到电离层的连续探测,这是其它仪器所不具备的。“我们通过商业化形式完成GNSS掩星探测载荷的全球组网工作,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加快组网节奏,实现快速组网。”李峰辉说。
另据李峰辉介绍,目前GNSS掩星探测技术已经应用于气象探测、地震预报等领域。在气象探测领域该技术为气象领域用户提供全球区域的气象预报数据、全球气候变化数据和空间天气数据等,主要用于改进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空间天气预报、台风预报、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在地震探测领域,地震活动信息则经过电磁耦合、声学耦合、化学耦合等方式,经过大气层到达电离层,引发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扰动,GNSS掩星探测载荷可为全球短临预报提供数值支撑。
据悉,由云遥宇航研制的GNSS掩星探测载荷重量小于一公斤,在轨寿命不小于三年,该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云遥宇航目标是建成在轨运行80颗卫星的全球组网星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辅助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实时全球大气层、电离层探测系统,服务于全球的气象预报及地震短临预报,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实时性优于20min的气象预报信息及地震短临预报信息,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