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重庆:148万件可移动文物,恰如璀璨的文化珍珠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6-13 15:07:07

 《巴渝藏珍——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报告暨收藏单位名录》(1册),幸军/主编,程武彦、柳春鸣、钟冰冰、欧阳辉/副主编,定价:158.00元《巴渝藏珍——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精品图录》(共6册),幸军/主编,程武彦、柳春鸣、钟冰冰、欧阳辉/副主编,定价:698.00元LLL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历史上形成、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可以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物态形式的实物,比如建筑物、陶瓷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指习惯、传统、信仰等精神层面的遗存,人们习惯上将其称为“非遗”。
 
实物形态的物质文化遗产,又可以区分为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城。
 
可移动文物,就是我们在博物馆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陶瓷器、书画、青铜器、玉石器、竹木雕刻、金银器等。当然,能称得上“文物”二字的,必须是具有一定的年份和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重庆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无论是文物、古镇还是非遗,数量多、价值大。那么,在全重庆市,共有多少可移动文物呢?这个数字恐怕谁也无法确认,因为可移动文物不像不可移动文物那样必须附着于特定的地方,而是可以携带移动的。除了博物馆、文物研究机构、大学等单位收藏文物外,更有大量的私人收藏家,收藏着真真假假海量的“文物”。为了摸清国有单位收藏文物的数量、状况,从2012年开始,国务院部署在全国进行了一场“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通过这次普查,我们获得了相对确切的数字。
 
重庆市共登录了可移动文物1482489件,收藏于165家国有单位中。这148万多件文物,是重庆人民共有的宝贝。这165家单位,主要是各博物馆、纪念馆、考古研究所、文物管理所,收藏了全部文物的55.64%,其他单位有图书馆、美术馆、档案馆等。在深入普查的基础上,重庆市文物局组织专家编写了《巴渝藏珍》系列图书,记录这次普查工作的成果,也便于读者了解重庆市国有单位收藏可移动文物的状况。
 
《巴渝藏珍——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报告暨收藏单位名录》收入“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和重庆市文物局6家直属单位、全市所有区县(包括经开区)的普查工作总结报告,还公布了165家收藏单位的名录。总结报告记载了普查工作开展的情况,比如组织机构、工作方案、经费使用等。对于读者来说,更有价值的是这些文物的基本情况,如类别、年代、级别、来源、入藏时间、完残程度等。
 
国有可移动文物中特别珍贵的,可定级为一级、二级、三级文物,统称为珍贵文物。全市148万余件文物中,珍贵文物数量为42172件,主要收藏于博物馆中。
 
全市国有文物中的31.45%是新中国成立后从各机构、个人手中接收的旧藏;1949年至1965年入藏的占22.03%;1966年至1976年入藏的占0.58%;1977年至2000年占22.58%;2000年以来入藏的占23.56%。所谓盛世收藏,在这里也许可以得到一些印证。
 
从文物的完残程度看,完整无缺的文物只占9.77%,基本完整的占了大多数,为69.07%,残缺的占19.21%,严重残缺占1.95%。可见文物保护修复任务还非常繁重。
 
《巴渝藏珍——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精品图录》(6册),是重庆历史上首部全面反映国有文物状况的精美图录。
 
可移动文物普查将各种文物划分为35个类别。本图录根据文物的属性,将35类文物按6个大类编辑成册,每一册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数百件。一册在手,便可以了解重庆市相关类别文物的概貌。每件文物均标注名称、年代、尺寸、收藏单位等基本信息。文物图片由博物馆专业摄影师精心拍摄,出版社富有经验的美工对图片进行后期制作,保证了文物信息的完整准确。
 
第一册为《标本、化石卷》,从全市95244件动植物、岩石、矿物标本和古生物、古人类化石藏品中,精选200多件(套)编辑成册。重庆自然博物馆是重庆市自然类藏品的主要收藏单位,收藏着全市近99%的自然类藏品。其中既有中华鲟、朱鹮、丹顶鹤、红腹锦鸡、大熊猫、小熊猫标本,各种蝶类以及银杉、水杉、光叶珙桐等现生动植物标本,也有自然金、自然铜、岫岩玉、孔雀石、碧玺、青金石、祖母绿、陨石等岩石和矿物标本。重庆自然博物馆是国内收藏恐龙化石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图录中收录了13具恐龙化石,还有恐龙蛋、足印化石以及剑齿象、猛犸象、鹿、马、牛、犀、龟等。古人类化石中最重要的藏品是收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巫山人下颌骨化石。这件化石距今约200万年,是我国已知年代最古老的人类化石。
 
第二册为《石器、石刻、砖瓦、陶瓷卷》,收录了371件(套)文物。石器是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可以看出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旧石器时代粗笨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通体磨光的磨制石器,是没有文字记载时代的“文字”,考古学家正是通过这种文字来解读人类的史前时代。
 
石刻类文物是从汉代开始广泛流行的,这是由于铁器的广泛使用,带来制作工具进步的结果。汉代盛行厚葬,重庆地区出土的石阙、石棺以及雕刻的反映升仙、四神、车马出行、门阙接引等图案,古朴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汉代人们的精神世界。铜梁出土的明代尚书张佳胤父母合葬墓中,随葬着89件石俑及12件石质家具冥器,人物服饰、器具、乐器、兵器等栩栩如生,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宝贵资料。大足石刻也是石刻类文物,但它属于不可移动文物,不在本次普查的范围内。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人们使用的主要器具,形态各异的罐、釜、甑、甗、鼎、豆、盘、盆……奠定了沿用至今的生活器具的基本形状。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做出的重要贡献。重庆各单位收藏的瓷器,充分反映了中国瓷器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原始青瓷到明清官窑,从宋代主要窑口到重庆本地的涂山窑,单色釉、颜色釉,瓷雕瓷塑,逐一呈现,美不胜收。尤其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珍藏的一批从故宫调拨而来的瓷器,出自明清官窑,器型、釉色、图案、彩绘,美轮美奂,殊为难得。
 
第三册为《书画、碑刻、古籍卷》,收录了甲骨、碑刻拓本、古籍善本以及书法绘画类文物181件(套)共计410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西南大学博物馆收藏的商代甲骨,曾收入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碑刻拓本、古籍善本是极富文化意趣的一大类文物,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图书馆等单位收藏着一批稀见、少见的珍贵古籍,被列入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名录。这两家单位都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书法绘画类藏品受人瞩目,也最能反映博物馆收藏水平。该卷收录的自宋代至民国时期的书画藏品,体现了重庆市馆藏文物的高度。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藏品特别值得期待。该馆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院,藏品丰厚,价值突出。图录中选入的南宋《马麟等院画小品册》、元代《无款仙山楼阁图团扇面》、明代《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卷》等,都是一级文物中的佼佼者。
 
唐寅是明代书法家、画家、诗人,别号唐伯虎,唐伯虎点秋香是民间流传甚广的故事。唐寅的诗书画造诣极高,《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卷》题材取自五代十国时期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虽然是一件临摹之作,但由于技艺高超、惟妙惟肖,并在原作基础上融入了明代的气息,所以在众多临摹作品中卓然而立。加之唐寅的大才子身份,更为作品增添了许多内涵。此作收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多数时间深藏于库房之中,编者将作品照片分解为若干段,放大细部,方便仔细欣赏。此外,与唐寅同享盛名的祝枝山、沈周、文徵明、仇英等其他明代大家的作品,以及清代、民国的大师之作,图录中都有收录。
 
第四册为《金属器卷》,收录了232件(套)铜器、金银器、铁器文物。这些文物既有铜容器、兵器、工具,也有金属质地的雕塑、造像、玺印符牌、钱币、乐器、法器等。我国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考古学分期为青铜时代,这个时代人们使用青铜,制作兵器、礼器、乐器和贵族的生活器具。活动于三峡、重庆地区的巴人,使用青铜兵器剑、矛、钺、戈等,与周边的楚国、蜀国周旋,留下了勇敢善战的美名。巴人流行在兵器上刻铸花纹图案,考古学家称为“巴蜀符号”“巴蜀图语”,实为尚待解读的巴人文字。此外诸如铜佛像、金印、金带具、金首饰、铜镜以及汉代铁器等,都是难得一见的古代珍品。
 
第五册为《工艺、文玩卷》,这是内容最为庞杂、最接近于世人所谓“古董”“古玩”的一卷。收录了271件(套)文物,计有玉石器、宝石、玻璃器(古称料器)、牙骨角器、竹木雕刻、漆器、珐琅器、织绣(缂丝、顾绣、西兰卡普等)、皮革(皮影、盔甲)、紫砂器、鼻烟壶、古代文具、家具以及非金属器的乐器(古琴)、法器,等等。许多收藏爱好者初涉收藏时,苦于对古代文物缺乏了解,无从下手,更难辨真伪,只能从图书中学习。本册图录所收录的文物,都是各博物馆珍藏、且经过多次鉴定的文物,真实可信,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第六册为《近现代卷》,收录了近现代文物340件(套),涵盖了文物普查分类中的16个大类,即文件、宣传品,名人遗物,档案文书,古籍图书,玺印符牌,武器,铁器、其他金属器,票据,石器、石刻、砖瓦,书法、绘画,织绣,交通、运输工具,陶器,铜器,碑帖拓本以及其他类。上述16类文物,在前几册图书中已有涉及,而本册所收文物年代均为近现代。
 
近现代的重庆,地位越来越重要,大量文物藏品反映了自鸦片战争以后,重庆从深处内陆腹地的一座地域性城市,一步步走向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的脚步。邹容、喻培伦、章太炎、杨沧白、杨闇公、聂荣臻、刘伯承等革命先驱的遗物,抗战时期的出版物,统一战线的重要见证物,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场上遗留的树桩,形式多样,内涵极为丰富。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1945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宪兵司令张镇呈报给军政部长陈诚的《参议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1949年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殉难烈士江竹筠遗书等文物,都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教育意义。
 
重庆市148万余件可移动文物,与全市2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一样,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巴渝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为了保护文物,使之传诸久远,这些文物在通常情况下都收藏在博物馆戒备森严的库房中。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满足人民群众观赏文物的需求,博物馆持续不断地推出文物展览、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但是,更多的文物还是沉睡在库房中,难得一露真容。现在,通过《巴渝藏珍》系列图书,读者可以一睹千余件珍贵文物藏品的精美图片,了解文物的细部、内容,实在是一套值得关注和收藏的文化之书。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gyzx/2019-06-13/88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