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展讯丨和谐越秀五教同辉——国画长卷创作展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21 11:55:02

展览时间

2018年11月23日—11月27日

指导单位

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广州市越秀区人大常委会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宣传部

越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越秀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广州市宗教文化交流协会

简  介

广州宗教历史源远流长。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除道教属中国本土宗教外,其余均从国外传入。越秀区是具有2200年历史的广州老城区,辖内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和谐相处,经各级政府批准登记开放的宗教场所(点)共21个,位居全市各区之首。宗教文化是越秀城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保存至今的寺、观、教堂既是宗教活动场所,也融合了建筑、绘画、雕塑、园林等艺术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为展示越秀区宗教文化美丽景观和悠久历史,越秀区邀请资深文史专家选材,著名画家创作,通过运用国画长卷形式描绘了越秀区辖内五大宗教现存16个重要场所及历史遗迹的建筑景观,反映越秀区深厚的宗教文化积淀,以此扩大岭南传统文化的影响,提升越秀区在广州乃至岭南文化中心地位的形象。

画卷各宗教场所介绍

光孝寺

光孝寺,在广州市光孝路。传为西汉南越王赵建德原府邸,三国吴虞翻谪居于此,种植诃子树,故又称“虞苑”“诃林”。吴赤乌十年(247),改宅为寺,匾曰“制止”。数易寺名,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诏改寺名“报恩光孝禅寺”。光孝寺为岭南丛林之冠,中外佛教交流圣地。自东晋起,昙摩耶舍、求那跋陀罗、智药三藏、真谛、达摩等在此译经传法。唐代,六祖惠能在此削发,开创禅宗南派。“光孝菩提”列为清代羊城八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榕寺

六榕寺,在广州市六榕路。始建于南朝刘宋时期。梁大同三年(537),建舍利木塔,唐代王勃撰《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铭。宋端拱二年(989),寺院重建,改名“净慧”。绍圣四年(1097)重建塔,称千佛塔,又名花塔。苏东坡来寺,题匾“六榕”。塔高60米,为古代广州最高建筑,既是登临胜地,又为珠江航道标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

大佛寺,在广州市惠福东路。始建南汉,初名新藏寺。元易名福田庵,明扩建为龙藏寺。清康熙三年(1664),平南王尚可喜重建寺院,大雄宝殿供奉黄铜精铸三世佛像,重、高为岭南之冠,故取名大佛寺。林则徐在寺内设“粤省收缴烟土烟枪总局”。民国间,大佛寺设广州佛教阅经社,孙中山书赠“阐扬三密”。周恩来总理曾在此举办高级政治培训班。大佛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殿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着俺

无着庵,在广州市德政中路。清康熙六年(1667),比丘尼今再(号来机,天然和尚胞妹)在小南门外购地兴建是庵,安置流离失所妇孺。“无着”意为清净无染。无着庵是岭南著名尼众道场,改革开放后曾在此举办新中国佛教界第一次对尼泊尔等外国和地区的传戒活动。

三元宫

三元宫,在广州市越秀山南麓。东晋大兴二年(319)创建越岗院,为南海太守鲍靓之女鲍姑修道行医之所。明崇祯年间改奉三元大帝,改名三元宫。清初扩建,形成规模。为岭南著名道教宫观。宫内虬龙古井,人称鲍姑井,传说鲍姑用此井水及红脚艾为民众治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都城隍庙

都城隍庙,古代奉祀城池保护神的坛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现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号,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广州都城隍庙历史悠久,唐贞元年间城隍庙得以扩建。明清时期规模宏大,清雍正年间升格为广东都城隍庙,是广州城内的标志性建筑,评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孤兀禺山”。清代广东著名画家苏六朋在此写生市井百态。2010年10月,广州都城隍庙完成重修正式对外开放。近年为广州庙会之中心场地。

白云仙馆

白云仙馆,位于广州市白云山麓湖路旁。根据历史印证和文物考证,白云仙馆前身系“吕祖信仰和葛洪神仙道教在广州地方衍化的重要形态”。白云仙馆缘于经历抗战沦陷,道教文化场所遭受全面破坏后,道教人士和社会贤士为传承白云山仙道文化于1946年所建,由广州三元宫、惠州罗浮山冲虚古观和南海西樵山云泉仙馆等岭南道侣和热心人士发起,募集社会资金按照云泉山馆的风格修复而成,以崇拜供奉吕祖为特征。馆内常住道士均来自省内道观轮流派遣,首任住持梁补愚道长则由广州三元宫派任,直至解放初期仍有宗教活动。“文革”期间仙馆再次损毁严重。1985年,市政府拨款进行重修。2014年12月26日,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白云仙馆委托道教界管理用。2016年1月18日,白云仙馆完成修复正式对外开放。

 

怀圣清真寺

怀圣清真寺,又叫光塔寺、狮子寺,也称怀圣光塔寺,与扬州仙鹤寺、泉州麒麟寺、杭州凤凰寺合称中国伊斯兰教沿海四大古寺,建于唐朝初期,位于唐代的蕃坊之中,是一座具有唐代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占地面积3600多平方米,每周五礼拜人数约两千人。怀圣寺出版过《怀圣》《塔光》等穆斯林期刊。怀圣寺是全国模范清真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及广州市回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办公所在地

先贤清真寺和先贤古墓

先贤清真寺占地面积24000多平方米,是广东省最大的清真寺,每周五主麻日约有一万人在此礼拜,每逢节日更有多达三万人。清真寺大殿复建于2010年9月,是广州亚运会重点工程之一,共两层,建筑总面积为1995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合了伊斯兰元素和岭南建筑文化特点。

先贤古墓位于先贤清真寺内,亦称清真先贤古墓、大人坟、回回坟,位于先贤清真寺旁,建于唐朝初期,是来华传播伊斯兰教的第一人萨阿德·宾·艾比·宛葛素的墓茔所在地。据传,萨阿德·宾·艾比·宛葛素是穆罕默德圣人的舅父,唐朝初期,奉穆罕默德圣人之命来华传教。

濠畔清真寺

濠畔清真寺,是明成化年间驻穗的达官军所建,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1491平方米,每周五主麻日礼拜人数约有400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傅云峰教胞出资重建清真寺,此次重建的大殿沿用至今。历史上,该寺曾创办过回文大学,出版过《天方学理月刊》。现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东营清真寺

小东营清真寺,建于明成化年间,由驻穗的达官军所建,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主麻日有一千多人在此礼拜。该寺曾先后成立过“广州回教青年会”和“回教同益会”等爱国民间组织,创办过《穆民》杂志。现为广州市越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心大教堂

圣心大教堂,在广州市一德路。中国最大的哥特式石构建筑,以花岗岩石砌成,人称“石室”。清同治二年(1863),教堂在两广总督署原址上兴建。法国工程师设计,广东五华人蔡孝监工。清光绪十四年(1888)落成,时为广州最高建筑物。圣心大教堂是历来广州教区主教座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堂

东山堂,在广州市达道路寺贝通津。由美国南方浸信会兴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奠基,次年建成。1927年扩建竣工,名为基督教东山浸信会堂,1960年易名基督教东山堂。主堂容纳1300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锡安堂

锡安堂,在广州市人民中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旅美归侨在广州创建教堂。1936年位于今址的新堂落成,取名“美以美锡安堂”,意为“上帝圣殿”。1948年易名“中华基督教会锡安堂”。主堂可容纳700人。

光孝堂

光孝堂,全称“中华基督教会光孝堂”,在广州市光孝路。1921年,由中华纲纪慎自理传道会兴建,1924年落成。大堂可容纳千余人礼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救主堂

救主堂,在广州市万福路。原为基督教圣公会礼拜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中外基督教教徒集资兴建,1912年落成。民国年间曾开办提多幼稚园、提多小学,并在副堂开辟诊所,施医赠药,不收分文。建筑平面呈“十”字形,主堂可容纳1000人聚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