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读者初次知道张岱,多半是源于散文史上的名篇《西湖七月半》。张岱号陶庵,生于浙江绍兴,长期侨居杭州,而少年成名于西湖,《西湖七月半》已是其中年成熟之作。
六岁那年,祖父张汝霖带着张岱来到西湖。著名文学家、书画家陈眉公正好在钱塘县作客,进进出出总骑着一头独角鹿。一天,陈氏来到张宅,对张汝霖说:“听说您的孙子善于对对子,我想当面考考他。”然后指着纸屏风上的《李白骑鲸图》,出了个上联:“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一旁的小张岱不假思索,就对出了下联:“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属对工巧,而且语带讥讽。陈眉公不以为忤,反倒大加赞叹,摸着张岱的头顶说:“没想到会如此夙慧灵敏,真是我的小友。”此时,陈眉公已四十有四。打这一年起,张岱与西湖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
在朋友眼里,张岱是个不折不扣的西湖迷和西湖通。与张岱交谊至厚的王雨谦如是说:“张陶庵盘礡西湖四十余年,水尾山头,无处不到;湖中典故,真有世居西湖之人所不能识者,而陶庵识之独详;湖中景物,真有日在西湖而不能道者,而陶庵道之独悉。”张岱自己也曾深情陈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未尝一日别余也。”
《西湖七月半》一文之外,《西湖梦寻》一书之外,《夜航船》里也有不少关于西湖的文字。在“地理部”之“景致”篇中,有“西湖十景”一条,没有多余的废话,张岱直接胪列了十景之名:“两峰插云、三潭印月、断桥残雪、南屏晚钟、苏堤春晓、曲院荷风、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平湖秋月、花港观鱼。”雷峰既是山名,也是塔名,在同部“古迹”篇中,张岱要言不烦地介绍道:“在钱塘西湖净寺前,南屏之支麓也,昔有雷就者居之,故名。上有塔,遭回禄,今存其残塔半株。”对比《西湖梦寻》“雷峰塔”长长的一篇,可以窥见《夜航船》此处的熔裁之功。《西湖梦寻》是散文,理当铺陈;《夜航船》像辞典,简要为宜。
西湖之塔,除了雷峰,保俶塔也颇著名。雷峰似老衲,沧桑;保俶如美人,苗条。“古迹”篇中,《西湖梦寻》里,对保俶塔的描述也是繁简不一。写《西湖梦寻》的张岱是浪漫的作家,写《夜航船》的张岱则俨然成了克制的学者。
http://www.dashoubi.org/news/shwx/2020-06-02/13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