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环球视野 > 正文

探访北京首家农村老年配餐中心:12块钱吃一天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2-09 16:39:23

 农村失能、独居老人不方便做饭怎么办?高龄老人想换换口味吃点新鲜花样,谁来满足?这一切,有了新的可能。日前,北京首家农村老年配餐中心在怀柔区桥梓镇正式运营。为当地每个村的老年人,尤其是失能、高龄、独居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bbb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记者调查发现,配餐中心的投入运营方便和丰富了基层老人生活。同时也需继续优化配送时间和效率,改善细节更好提升服务质量。
 
“送餐员”小王正在分拣餐盒准备送餐。
 
■体验
 
有荤有素有主食
 
15分钟送到家
 
上午10点10分,“送餐员”小王从中型配餐车上小心翼翼找到七盒饭菜,轻轻放进保温箱中,发动电动三轮车,向北宅村魏福久老人家中开去。这是她最近刚刚“上岗”的新工作——给村里四户订餐老人送餐。
 
“大爷,您今天的午餐送到了,给您放桌上了。”驶过村街口、穿过小巷、再爬上一个小土坡,5分钟后小王便将写有“魏福久”名字的饭菜送到了老人家中。
 
魏福久今年91岁,老伴93岁。由于年龄已高,两位老人平时的饭菜都是由儿子、儿媳妇每天做好送来。听说要办老年配餐中心,可以“送餐上门”时,魏福久当时就决定给自己和老伴订了餐。“我儿子儿媳妇都七十来岁了,每顿送饭挺折腾,还不如订餐省心。”魏福久说,吃了十来天订餐后发现,餐食种类比较丰富,价格也不贵,每天午饭晚饭两顿,两位老人共24块钱。
 
采访当天,魏福久的保温饭盒中盛满了清蒸鱼片、腐竹芹菜、清炒萝卜、馒头、米饭,还有疙瘩汤。“一荤两素两主食,一直都这样。”而从配餐中心到魏福久家用时约15分钟,不论是中型送餐车还是小王的电动车,每个运输环节都有专门的保温设备。
 
包括北宅村在内,目前老年餐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已覆盖桥梓镇每一个村庄。所有困难、失能和有需求老人,都可报名享受配餐送餐服务。而在配餐中心所在地的红林村,不少村民干脆直接去到现场吃饭。“中心就在咱们村里,来到中心吃饭很方便,吃完饭还可以在旁边的养老驿站下下棋,做做理疗放松,条件是真不错。”82岁的红林村村民丁学真说。
 
据初步统计,从11月11日农村老年餐配送中心试运营至今,已有超过200位村民报名订餐,并享受到配餐送餐服务。饭菜价格也相对便宜,目前定价是普通老人午餐7元、晚餐5元;低保、残疾等老人午餐6元、晚餐4元。
 
程桂明老人正在吃午餐。
 
■实践
 
订餐配餐补需求
 
“送餐小哥”带就业
 
桥梓镇为什么要成立农村老年配餐中心?据了解,这背后既有当地各村高龄、失能、独居老人们的强烈需求,也有补齐现实中养老服务质量的考虑。
 
“这儿的饭挺好,我就订了中午一顿饭。”65岁的独居老人程桂明笑着说,自己常年腿脚不利索,过去还能凑合着做点饭菜,现在年纪大了就很不方便。“刚开始我就订了一个月,过几天期满后还要续费!”
 
和程桂明情况类似的老人不少。桥梓镇社保所工作人员介绍,各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25%左右。“我们调研过多次,不少老人有解决午餐和晚餐的实际需求,所以成立了老年餐配送中心。”
 
此外,成立农村老年餐配送中心的背后,也是为了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的“短板”。
 
“我们把助餐作为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任务。虽然怀柔共有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驿站64家,已开展助餐服务的有45家,每月也向5.5万人次提供助餐服务。但养老服务驿站存在选址难、建设成本高等问题,无法覆盖所有的社区、村。”怀柔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样的现实下,需要探索出新的模式解决助餐问题。因此,怀柔在政策上给予配餐中心建设、餐厨设备、餐车一次性补贴,在运营过程中根据具体配送情况给予送餐补贴和餐费补贴,通过“中央厨房+社区配送+老年人家庭”等方式,逐步探索解决养老助餐问题的经验模式。
 
“订餐配餐方便老人,送餐也带动了本地人就业。”桥梓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包括负责北宅村送餐的小王在内,目前入村入户的送餐员都是本地人。这样考虑的原因主要是,本地人对本地交通、道路和住户情况熟悉,能够尽量保证配送安全和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他们的收入待遇,“送一个餐赚几块钱,长期做下去也能补贴家用。”
 
■亮点
 
餐盒一日两消毒
 
菜谱一周不重样
 
如今,老人们吃过饭后无需自己清洗餐具,只需将饭盒扣上放在家中即可。每天,负责送餐的“小哥”都会将餐盒收好送回配送中心统一洗涮消毒。“每天消毒两次,盛装午饭之前要消毒,晚上统一收回后还要消毒。”
 
据介绍,为了保证饭菜质量,老人们的餐食由有资质的公司加工为半成品后密封送到镇送餐中心的厨房,再加热分餐给老人们。记者在配餐中心的厨房内看到,地板干净整洁、厨具摆放有序,整个加工过程也规范卫生。
 
拥有18年从业经历的吕师傅是配餐中心的厨师。整个分餐、配餐的过程,他都会参与。每天早上6点多,吕师傅都会到达配餐中心,为老人们准备一天的餐食。“两个方面非常重要。第一个就是卫生,生熟一定要分开,各个环节都要保证操作规范;第二就是洗涮消毒和配送,食品安全不能开玩笑。”
 
而在配餐中心用餐区的墙壁上,食谱宣传栏十分显眼,上面贴满了“一周食谱”。每张A4纸大小的粉红色食谱上,对应的是周一到周六每天的饭菜,具体到了荤菜、素菜、汤和主食的名称。以12月7日的菜谱为例,当天全镇参与订餐的老人们的饭菜是:宫保鸡丁、炖豆泡、烧二冬、鸡蛋汤,主食是米饭和花卷。
 
“饭菜一天一个样,不带重样的。”82岁的老人肖正中说。配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配餐中心在考虑营养搭配的基础上,一共为老人们准备了20余种菜谱。而在平时,配餐中心也会每周提前征求老人们的意见,根据老人的喜好和要求制定菜谱。
 
■展望
 
进一步优化效率
 
经验将向外推广
 
“周日能不能也送餐啊?我可以点单吗?”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有一天一位老人突然打电话询问。桥梓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个别老人的生活需求,部门立即和配餐中心负责人沟通商量,制定推出了“我的小灶”项目。“当然,‘我的小灶’的餐饭种类和价格会比平时稍微提高一点,但也让老人吃得更舒心了。”
 
“确实很方便,省心!只是有时候上午10点刚过,人就把午饭送来了。有点早了。”采访中也有老人提出,虽然餐盒是保温盒,但饭菜放到中午温度也会降低,可否调整一下送餐时间点。对此,桥梓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整个配餐还处于前期运营的阶段,不仅送餐时间,包括菜谱等等,将在后期不断优化,保证配餐的时间、质量和效率。
 
而配餐送餐的时效和效率,正是试点开始前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之一。据介绍,早在配餐中心正式运营之前,怀柔就制定了《怀柔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项目送餐监管方案》,规定了送餐的标准和相关要求。
 
如今,每一个“送餐小哥”的送餐时间和轨迹,都记录在了App上。“小哥”送餐服务的过程,将纳入监管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老年人送餐就餐情况进行实时记录。
 
与此同时,送餐记录也会作为送餐服务流量补贴的重要依据。怀柔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送餐服务过程的监管,实现了大数据管理,保证政府补贴的准确性和养老服务的可追溯性,更保障了项目过程留有痕迹。在未来,怀柔区将在桥梓镇农村老年配餐中心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向其他镇乡、街道推广养老助餐服务。
 
本报记者李松林文并摄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19-12-09/11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