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取消Uber牌照,只是因为安全?ZZZ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科技与人
不仅在欧洲,在美国和中国,基于安全理由而实施更严厉的监管,都正逐渐成为共识。
网约车平台一度被视为完美的共享经济模型。在汽车过剩、公共交通进展缓慢的城市区域,它不仅为乘客提供了便利,也顺便创造了数万个新的工作岗位。那些原本担忧裁员风险的新中产阶级们也多了一条出路:哪怕失业,还能成为一名无须认证、审核和持证的网约车司机。
但互联网平台的膨胀显然出乎公众意外。原本,网约车是作为社会运力的有效补充而获得了生存的合法权,但很快,随着互联网的扩张效应和资本不惜一切的投入,网约车平台在不少地区都在蚕食传统出行结构。比如,政府精心搭建的出租车监管结构,在分散原子化的网约车平台面前不堪一击。
全球网约车巨头Uber在其发展重镇——伦敦也不出意外遭遇了小小的滑铁卢。据英国媒体报道,11月25日,伦敦交通局宣布,因安全问题,Uber将不会获得新的牌照。这也意味着,作为全球第五大市场的伦敦对Uber关闭了大门。因为,伦敦交通局认为,在其调查中已发现数起危及乘客安全的违规事件。比如,一位司机因传播儿童色情图片被警告后,其私人租赁执照被吊销,但他仍在使用Uber。
其实,不仅在欧洲,在美国和中国,基于安全理由而实施更严厉的监管,都正逐渐成为共识,对于Uber这样的网约车巨头也需准入审核。原本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共享平台,突然遭遇了政策的围栏。
网约车平台曾经借助资源的自由流动而蓬勃,但在监管部门看来,让乘客和司机自由搭配带来的更多还是公共管理的风险和难题。
共享经济模型与公共管理所需要的秩序、规范和安全等原则之间,的确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过往,网约车平台通过对绿色出行、资源效率和便利等方面的描绘,成功创造了巨大的舆论豁免空间。
但随着网约车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用户叫车”模式,网约车平台需要找到新的方式来展现其价值。伦敦的出租车系统一直颇有声誉,倘若网约车只是将传统电召、扬召的模式改成线上预约,那么,任何一家成熟的出租车公司都可以完全采用这套体系,用户也能享受到便捷服务。
公众慢慢发现,Uber这样的企业,主要的贡献是以互联网的方式大幅增加了营运车辆的数量,从而部分降低了打车成本。但与此同时,这一规模的增加,也带来了关于安全、资源浪费等质疑。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出发,网约车平台不仅难以贡献独一无二的价值,恰恰相反,还会带来更多挑战。而用户角度不会介意是在Uber上在线约车,还是在其他平台上约车。
随着时间推移,网约车平台的独特价值正逐渐溶解在公共交通之中,而其为全行业带来的风险挑战,却在不断增加。因此,网约车平台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迎合监管需求变成一家在线出租车公司,还是继续成为开放、共享的汽车出行平台。
这起事件的后续是,Uber宣布将对上述决定提出上诉,称其已采取措施改变商业模式,并设定了安全标准。这也说明,不论最终选择如何,至少现在,Uber们都要先适应老老实实申请牌照的新生活了。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19-11-27/10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