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环球视野 > 正文

从挖山到治山、养山——这个鄂西北山村“靠山吃山”“吃”得科学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13 18:37:50

武汉8月13日电 题:从挖山到治山、养山——这个鄂西北山村“靠山吃山”“吃”得科学

新华社记者侯文坤

盛夏,漫步尧治河村,空气清新,河水清澈,满眼五彩斑斓。

“美”,走在“富”字前,正成为这个鄂西北矿区村的新名片。

挖山:一把镐子把贫困村挖成“首富村”

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向上,整洁有序的矿区环境,温馨静谧的乡村院落,错落有致的居民小楼……昔日因挖矿而满目疮痍的景象还留存于记忆之中,这个深山的矿区村又再次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走进尧治河村的中国磷矿博物馆,一组组老旧照片述说着这里的故事。

尧治河村地处鄂西北山区,全村160多户、640多人,平均海拔1600多米,九分山水一分田,环境十分恶劣。1988年以前,当地人“吃的供应粮,穿的烂衣裳,点的煤油灯,住的破草房”,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

尧治河人能富,靠的是矿。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回忆:“1988年梨花山戴家湾矿区的一声炮响,尧治河村从此告别了穷日子。一车磷矿石卖2000多元,别人都说这是傍上摇钱树了。”

“尧治河因矿起家,年开采规模在300多万吨。”孙开林说,尝到甜头的尧治河人疯狂挖矿。当时没有图纸、没有勘探,为了找磷矿,村民人人背着镐子,满山挖矿。田毁了、山毁了,尘土飞扬,废渣满地。

尧治河村告别了衣食无着的“贫困病”,却患上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环境病”。

“挖矿最疯狂的时候,出趟门回来,眉毛、头发都是白的,全是粉尘……”曾在矿厂打工的58岁村民宦玉卓回忆说。

治山:一把铲子把石山种回青山

“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我们会无处容身。”在尧治河人钱袋日益鼓起来时,村民们开始了冷静思考。2013年,挖山二十多年的尧治河人开始“治山”,着手矿区生态修复工作。

首当其冲的就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矿区,15个露天开采矿点、8家矿粉厂先后关闭,其中包括将尧治河人领上采矿路的戴家湾矿区;8个勘探项目被叫停;3家想入村投资的企业因环保问题被拒之门外。

过去挖矿产生的废石、废渣,被用作矿区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材料。60多万立方米废石、废渣被回填,戴家湾矿区和老屋沟矿区得到整治;村里的农耕博物馆、地质公园、日月广场等景区的地基,也都用废石、废渣填充……

不仅如此,“砍我一棵树,罚栽一片林”等10余条涉及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的管理新规写进村规民约中。

“过去一把镐,现在一把铲。矿开到哪儿,环境治理到哪儿,景点建设到哪儿。”尧治河村党政办主任吕永和说,村里还投入2.8亿元植树造林,实施水土治理、植被恢复、废旧矿洞修复等工程,目前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92%。

记者信步走到尧治河村一个矿点,矿井口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矿井口前的广场青草茵茵。

“这是我们仍在采矿的一个矿点,每年能出50多万吨磷矿石。”湖北尧治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列奎介绍说,过去洞口粗糙难看,整修后,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石草坪矿区被改造成生态农业观光园,种满了果蔬、药材等;老屋沟和戴家湾矿区被改造成矿山公园,遍植香樟、桂花等景观树;50多公里的矿道被改造成矿洞景区……尧治河村的石山逐个回青。

养山:一只“画笔”绘出幸福发展图

2018年,尧治河的总产值已达45亿元, 20多家村级企业囊括了磷矿开采、精细磷化工研发、水电、旅游、酒业、餐饮服务等产业。村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了5.5万元。

如今,尧治河村已看不到露天矿区。

“村里已经建成景点67个,有峡谷、瀑布等自然风光,有博物馆、矿洞等工业景点……”看着游客越来越多,宦玉卓脱下矿工服,开起了农家乐。“眼下,群山怀抱中的尧治河正是避暑度假旅游旺季,日接待游客量最高达1万人次,全村1000多间客房‘一床难求’,我家的农家乐也是每天‘加餐’,不得不请来几个临时工帮忙呢!”

宦玉卓家“饭碗”的变化,是尧治河蜕变的缩影。2013年以来,尧治河村在转型过程中,先后投入5亿多元建设景点及配套设施,形成了“村在园中、厂在绿中、房在花中、人在景中”的美好图景。

“绿色发展,只有发展,丢掉了绿色不行;只有绿色,没有发展,也无法持续。”孙开林说。尧治河村的“二次创业”选择了将生态优势与环境治理、人文景观打造结合起来,科学规划设计,挖掘工矿文化、农耕文化旅游资源。

“现在尧治河每年要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旅游等第三产业产值已占尧治河村生产总值的30%。”孙开林说。

如今,村里建起了5座污水处理厂、2座垃圾处理厂,配套垃圾清运车3辆,新型垃圾箱300余套,正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只有生态和卫生环境足够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村民杨占奎乐呵呵地说。

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19-08-13/9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