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爸爸去留学》在东方卫视播出过半,随着剧情发展也引发了一些关于电视剧本身的讨论:原本是讲亲子、教育问题的,怎么反而情感、婚姻的戏份越来越重?剧情中的离婚、养了十几年的儿子非亲生是否有些过于“戏剧化”?面对种种质疑的声音,《带着爸爸去留学》编剧刘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部戏要反映的是原生家庭的教育问题,而有些成年人的情感和婚姻状况,恰恰是原生家庭主要问题的组成部分和影响原生家庭构架的重要因素。“孩子正是表现一个家庭症状的那个人,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无法与成年人的情感和婚姻割裂开来的。”fff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更多的是留学背景下,对原生家庭的探讨
随着《带着爸爸去留学》剧情的推进,剧中几个留学生的家庭都面临着不同的危机,黄成栋得知了黄小栋并不是自己亲生的,林飒和武翰祥的重组婚姻岌岌可危。对于剧情是否过于“戏剧化”以及爹妈感情“太抢戏”的争议,编剧刘珂表示,她在写《带着爸爸去留学》之前,就对相关的纪录片和留学生人群进行了采访,而且她还专门侧重于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去了解留学生人群中的原生家庭问题。
剧中描绘了四组留学生家庭,刘珂表示,剧情中这些人物都是有原型可循的。像剧集前六集,黄成栋带着黄小栋到美国求学的情景,就是根据该剧导演姚晓峰陪儿子出国面试、求学的亲身经历来创作。“这些事件并不是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我们会经过艺术加工,把我们在现实中掌握的素材进行分类,以原生家庭的模板和模型分为几类。”
这样,不同问题的原生家庭会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孩子,而孩子恰恰是表现一个家庭症状的那个人。“所以我们是按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把四组家庭和四个孩子去类型化和典型化,然后去剖析他当中的问题。我们想表达的更多的是发生在海外留学过程中的原生家庭问题。”刘珂说,“虽然《带着爸爸去留学》一亮相就被划定为留学题材电视剧,但相对于留学题材本身,如果让我给这部戏加一个标签,我更倾向于它是教育题材,是在探讨原生家庭关系,这样的一个题材之所以选择海外留学为背景,是因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跳出我们的舒适区的环境下,会挤压和暴露出更多的家庭模式的问题,所以我们选取了这样的一种情境。但实际上电视剧是在讲我们关注和想要深入探讨和表达的问题。”
■女性形象并非反面,而是展现困境
剧中,武丹丹骄横跋扈,朱露莎自私懦弱,刘若瑜为家庭放弃自我,林飒看似独立但却并非独立,董美玲骗婚……为什么剧中的女性除了母爱外似乎其他方面展示的都是女性的反面形象?对于这样的质疑,刘珂回应说,与其说是在展现女性的“反面”形象,不如说在探讨青年、中年女性的生存困境,包括在自我成长和独立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年轻女性、青少年女性这一块,她们的原生家庭对青少年女性成长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其实主要关注的是这方面的一个问题。我们是渴望通过像刘若瑜这样的形象,去探讨一个女性自我完成的方向。”
虽然刘珂表示剧中的人物与事件都有原型可循,但剧中两个女留学生的角色武丹丹、朱露莎被观众吐槽“作上天”,有很多留学生观众看过电视剧后也表示“很受伤”,觉得这部剧在污名化留学生群体。对此,刘珂表示,“我们并不是批判年轻人,我知道大部分年轻人并没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如果有一天你们因为各种原因遇到了问题,我们希望大家能够看到年轻人背后的原生家庭、各方面环境、人生中的各种境遇对年轻人造成的影响,去真正地看到和理解发生在年轻群体身上的问题。”比如武丹丹属于放任式的原生家庭,父母在物质上满足她的一切需求,看似富养,但是在时间、心血、经历上的陪伴有很多缺失,她的安全感会在某一些特定时期面临危机,从而影响她的自信,甚至是心理健康。朱露莎虽说是备受父母呵护的小公主,但她在原生家庭中所得到的爱,都是有条件的爱。父母的控制对于孩子是一种很沉重的负担,孩子不堪承受,慢慢丧失责任感,在很多事情上推卸逃避责任。
■想提醒观众,留学不要盲目跟风
在刘珂看来,很多父母在确定留学规划前,对孩子本身适应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本身的成长整体轨迹,包括留学具体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都没有去充分地设想和了解。“有些人会把留学当成一劳永逸的终点,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会说,将来我要送他出国留学。我们追问一句,然后呢?同时,我们也想说,留学并不是终点,并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一个起点。”
谈到创作的初衷,刘珂说《带着爸爸去留学》当中会有意识地涵盖了一系列留学孩子出国之后,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什么样的孩子在留学环境下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每一个家庭去思考、判断。“我们也只是针对这个留学的热潮来提醒大家,要有这样一个思考和判断的过程,对于留学热不要盲目地跟风。”
对于剧中所出现的四组留学家庭类型,刘珂表示没有哪一组家庭的教育方式是她所推崇或赞同的,剧集只是借着这四组家庭来展示当下一些亲子关系问题。“理想的亲子关系,首先是父母本人的人格独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但是,我们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用力,最终的结果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与其如此,不如先构建自己一个独立的人格,这种存在本身对孩子就已经是一个最好的导向。”本报记者邱伟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19-07-03/90887.html